阴都穴

佚名

  阴都穴(KI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食宫。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上3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3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八肋间神经,腹壁上动、静脉。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疾病〗腹胀,肠鸣,腹痛,便秘,妇人不孕,胸胁满,疟疾。

  〖人体穴位配伍〗配巨阙穴治心中烦满;配三阴交穴、血海穴治闭经;配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四缝穴治纳呆及小儿疳积。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阴都穴 冲脉足少阴之会。

  〖别名〗食宫穴,通关穴,不宫穴。

  〖穴义〗肾经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集散。

  〖名解〗

  1)阴都。阴,阴凉水湿也。都,都市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集散。本穴物质为石关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云集之状,穴外气血不断地聚集本穴同时又不断地向外疏散,本穴如有都市的聚散作用,故名。

  2)食宫。食,胃所受之五谷也,此指脾土物质。宫,宫殿也,大的居住地也。食宫名意指随肾经冲脉气血上行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为石关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归于地部,随冲脉气血上扬的脾土尘埃亦回落地部,如同回到脾土应有的居住之地,故名食宫。

  3)通关。通,通过也。关,关卡也。通关名意指肾经冲脉的水湿之气在此仍有部分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石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性寒湿,其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因此寒湿水气大部分不能循肾经继续上行,只有小部分水气吸热后循肾经上行并保持肾经气血的流畅传递,此部分上行气血如闯关而行一般,故名通关。

  4)不宫。不,否定词,否定之意。宫,宫殿也。不宫名意指本穴冷降于地的脾土尘埃不能存留穴内。如食宫之名解,本穴天部的脾土尘埃冷降归地后,由于肾经上部经脉有经水经本穴下传,本穴的降地脾土无法存留穴内,故名不宫。

  5)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特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降后下走腹通谷穴,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补之或水针。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