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不可吐

东汉:张仲景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若得病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者,此为吐之内烦也。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

诸四逆厥者,不可吐之,虚家亦然。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译文

太阳病,应当出现恶寒、发热。如今病症表现自汗而出,反不见恶寒、发热,又见关脉细数的,这是医生误用吐法所造成的过失。假如在患病一二天时误用吐法的,腹中虽然有饥饿的感觉,但口中并没有食欲。患病三四天时误用吐法的,讨厌吃稀烂的米粥,反想吃冷的食物,早晨吃下的食物,到晚上又吐了出来。这都是因为医生误用吐法所造成的,属于治疗上的小错误。

太阳病,用过吐法,如果仅仅是太阳病,就应当出现恶寒,现今反而不恶寒,又不愿意多穿衣服,这是因为误用吐法以后,导致烦热内生的缘故。

少阴病,证见饮食入口后就呕吐,平时总感到心中蕴郁不舒而想要呕吐,但又不能吐出,在开始得病的时候,还见到手足寒凉、脉弦迟等症状的,这是胸中有实邪的表现,不可以泻下,而应当涌吐。如果膈上有寒饮而出现干呕的,就不可以用吐法了,而应当温化寒饮。

凡是四肢厥冷的,都不可以涌吐,对素来体虚的人也是这样。

参考资料:
1.来源于网络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南阳五圣之一。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