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症

明代:薛己

《百问》云∶小儿唇红如丹,即发渴;红甚焦黑则危笃。若三焦虚烦,作渴者,用三黄汤。

伤寒后唇口焦者,用白虎汤、竹叶汤。泻痢作渴者,用四苓散之类,常治暑积心脾。烦渴引饮者,用白虎汤。下痢脾虚作渴者,用七味白术散。热结膀胱,小便秘,渴者,用五苓散。

上焦虚热者,用四君子汤。膏粱积热者,用清胃散。脾胃积热者,用泻黄散。中气虚热者,用异功散。肾水虚热者,用六味丸。其余疳症发热,各详本症。胎禀所致者,当各审其因,若误用寒凉降火,脾胃复伤,则腹胀而为败症矣。

治验一小儿发热作渴,用泻黄散,大便重坠,口角流涎,仍欲泻火。余曰∶鼻准青白多而黄色少,属脾胃虚寒,肝木所侮。盖口角流涎,胃气不能统摄也;大便重坠,脾气不能升上也。不信,另用凉剂,果眉唇微动,四肢微搐。余曰∶此虚极而变慢惊风矣。用六君、当归、木香、炮姜、钩藤钩二剂益甚,意欲更剂。余曰∶此药力未及也。仍以前药加附子一片,服之即安;去附子,又二剂而愈。

一小儿吐泻,后患渴症,饮食少思,肌体消瘦,用七味白术散,渴渐止,五味异功散加升麻饮食渐进;又用补中益气汤,肌肉顿生。

一小儿嗜膏粱甘味,发热作渴,小便白浊,用四味肥儿丸,佐以泻黄散稍愈。复伤食吐泻,服消食丸,胃气复伤,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而渴,先用七味白术散而渴止,次用五味异功散而痊。

一小儿面目色白,患渴症,唾痰发热,服清热化痰之药,大便洞泻,小便频数,此脾胃虚而复伤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四神丸,诸症渐愈,又佐以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小儿十五岁,用心太过,两足发热,日晡益甚,服人参固本丸之类,热益甚,痰涎上涌,体倦更唾痰,服化痰滋阴之剂,痰热益甚,更头目眩晕,体倦少食。请余治,仍欲清热化痰滋阴。余曰∶两足发热,肾经阴虚也;痰涎上涌,肾不能摄也;头目眩晕,胃气不能上升也;此禀赋不足,劳疫过度而然耳。遂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加减八味丸,元气渐复,诸症渐愈。但用心于功课,即头晕发热,用前药即愈。毕姻后,诸症复作,服前药半载而痊。后再发,更大小便牵痛,用补中益气汤、八味地黄丸、独参汤而得生。

竹叶石膏汤

石膏(一钱) 半夏(三分) 甘草 人参(各二分) 麦门冬(十粒) 竹叶(一握)

上生姜汁一匙,水煎服。

三黄汤

黄芩 黄连 黄柏(各等分)

上水煎服。

白虎汤(方见发热)

五苓散(方见五淋)

七味白术散(方见积滞)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清胃散

异功散(四方见内钓)

六味丸(方见肾脏)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肉桂)

补中益气汤(方见虚羸)

四味肥儿丸(方见寒吐)

四神丸(方见惊泻)

消食丸(方见呕吐乳)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薛己幼承家学,得父薛铠之传。早年即以外科闻名,后通擅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正德年间,选为御医,擢太医院判。嘉靖初,为太医院使,后因事告归。当时医界承元代遗风,重视降火,有的医者动辄恣用寒凉之剂克伐生气,对此流弊,薛己提出责疑:“世以脾虚误为肾虚,辄用黄柏、知母之类,反伤胃中生气,害人多矣。”于是援引经旨,致力著述,潜心研究,立一家之言,重视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临证注重脾与肾、命之辨证,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对后世医家之温养理虚,颇多启发。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