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笑不休

明代:薛己

经曰∶心藏神,有余则笑不休。又曰∶在脏为心,在声为笑,在志为喜。又火太过曰赫曦,赫曦之纪,其病笑谑狂妄。又云∶少阴所至为喜笑。又云∶精气升于心则喜。此数者,皆言属心火也。若笑不休,呻而为腹痛,此水乘于火,阴击于阳,阳伏热生,狂妄谵语不可闻,心之损矣。扁鹊云∶其人唇口赤色者,可治;青黑者,死。若肾水亏涸不胜心火,而喜笑不休者,用六味地黄丸。肝火炽盛,能生心火,而喜笑不休者,用柴胡清肝散。余兼别症,各从其症而参治之。

治验一小儿喜笑,常作不安,面赤饮冷,手足并热,先用黄连泻心汤,未二服稍定,又用六味地黄丸料煎服,顿愈。常服此丸则安,月许不服,仍前复作,又服愈矣。

一小儿患前症,面青赤,此肝心二经风热所致也,用柴胡栀子散、六味地黄丸渐愈。又因乳母大怒发热,先用加味柴胡汤,又用加味逍遥散,母子服之并愈。

一小儿患前症,因乳母大怒,患血崩寒热,先用加味逍遥散一剂,用当归补血汤三剂,如此治之各数剂,母子并愈。

一小儿年十四岁,用心过度,饮食失节,患喜笑不休,脉洪大而虚,面色赤而或白,余用补中益气汤而愈。次秋科举,饮食劳倦,前症复作,或兼谵语,脉洪大,按之微细如无,用人参一两,姜、枣煎服稍定,又三剂而愈。又劳役用心,自汗作渴,烦躁似痫症,先用当归补血汤,二剂顿安,又十全大补汤而寻愈。

一女子十六岁,面色痿黄,素沉静,喜笑不休,月经先期,用柴胡栀子散、加味逍遥散而愈。次年出嫁,不时复作,但作时面赤勇力,发后面黄体倦,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加味逍遥散而愈。后每发悉用前药即愈。

当归补血汤

柴胡栀子散

柴胡清肝散(三方见发热)

黄连泻心汤(方见烦躁)

地黄丸(方见肾脏)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薛己幼承家学,得父薛铠之传。早年即以外科闻名,后通擅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正德年间,选为御医,擢太医院判。嘉靖初,为太医院使,后因事告归。当时医界承元代遗风,重视降火,有的医者动辄恣用寒凉之剂克伐生气,对此流弊,薛己提出责疑:“世以脾虚误为肾虚,辄用黄柏、知母之类,反伤胃中生气,害人多矣。”于是援引经旨,致力著述,潜心研究,立一家之言,重视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临证注重脾与肾、命之辨证,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对后世医家之温养理虚,颇多启发。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