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粟

清代:卢之颐

(纲目)

【气味】甘涩平,无毒。

【主治】主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同功。根煮汁服,主利小便,止喘满。

烧灰酒服,主产难。

【核】曰∶蜀粟,即高粱。广雅谓之水稷;又谓之荻粱,食物谓之芦 ,俗谓之芦粟;

又谓之蜀秫者是也。种始自蜀,因名蜀黍。北人多种之,以续绝乏,宜下湿地。春月布种,秋月收采。茎高丈许,状如芦荻而内实。叶如芦穗而稍肥,粒如椒子而坚硬。粘者酿酒,粳者炊粥,可以济荒,可以养畜。梢堪作帚,茎堪织席,编篱供爨,大益民生者也。

【 】曰∶黍为心谷,蜀黍色赤气温,又属手太阳小肠心之腑药矣。小肠腑主泌水谷,调水道输膀胱,传谷魄下大肠,水谷既分,霍乱遂定,喘满立止,温中之验也。根 烧灰,主产难者,太阳府主开,通调传送,正属开所司尔。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卢子颐,字子繇(一作子由),原字晋公。自称芦中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卒于清康熙三年(1664)。卢氏天资聪颖,其父卢复又为名医,幼年承受家学,医道超出同辈。卢氏论病,以禅理参证医理,善治奇疾,名重一时。然其性负气凌物,时人毁誉参半。晚年双目相继失明,犹著述不辍。著作除本书外,尚有《痎疟论疏》《金匮要略论疏》《学舌诊则》等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