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黄宫绣

(五果)固胃宽肠

栗(专入肾。兼入肠胃)。肾之果也。味咸性温。体重而实。故能入肾而补气。凡人胃气亏损。而见腰脚软弱。并胃气不充。而见肠鸣泄泻。服此治无不效。(弘景曰。相传有人患腰脚弱。往栗树下食数升。便能起行。此是补肾之义。)然须风干。连液吞咽为佳。(时珍曰。风干之栗。胜于日曝。而火煨油炒。胜于蒸煮。)作粉为食。胜于菱芡。若使栗不风干。或生水气未除。食则助湿发气生虫。蒸煮炒熟。食则壅气滞膈。而于风水之人尤忌。小儿多食。令齿不生。栗楔系栗中瓣。能疗筋骨风痛。冷积疾癖。生啮可罨恶刺。出箭头。敷瘰 肿毒痛。栗 (即肉上薄皮。)烧灰存性。能治骨鲠在喉。吹入即下。栗壳煮汁。能治反胃消渴。栗球(即外刺包。)煮汁。洗火丹毒肿。栗花能治瘰 。栗树皮煮汁。可洗沙虱溪毒。并丹毒疮毒。栗根酒煎。能治偏坠肾气。皆以取其之功耳。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黄宫绣(173l-1818) 字锦芳。清代著名医学家。乾隆时代宫廷御医。治学严谨,务求实际。治诸多疑难杂症均有卓效,且勤于著述。他的《本草求真》10卷,选常用药物520种,详述其形态、性味、功效、配伍、制法及与各种疾病的关系,是研究中药的重要资料。《脉理求真》详述了脉诊部位、脉象的主病,并论证了各家学说,此书和他的《新增脉要简易便知》解放后多次再版。另有《医学求真总录》、《锦芳医案》等;还注释了《新增四言脉要》、《十二经脉歌》、《奇经八脉歌》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