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七)

元代:朱丹溪

(图附后)

在皮肤,按之不足,举之有余,虚也。

人迎(风邪在表。) 气口(阴阳耗散)

左寸(因风头痛心昏有热。) 右寸(宿食滞气肺风逆喘。)

左关(因胁下满。) 右关(脾食伤胃风。) 趺阳(胃滞。)

左尺(如经。) 右尺(腰肿脚弱。)

与浮相似,血虚也。

人迎(风热血涌。) 气口(积血在胸。)

左寸(衄血。) 右寸(血。)

关上(脾胃虚热肠痈便血。) 尺中(血淋。)

浮中如有力,漉漉如欲脱,与数相似,为实,下阳气衰。

左寸(伏痰外热。) 右寸左关(蓄血在肝。) 右关(痰积。) 趺阳(胃气不行。)

左尺(因邪相干,腰痛。) 右尺(便精遗沥滞下。)

大长微弦强。为痛,呕,风寒。

人迎(风寒热盛。) 气口(喘嗽上迫。)

左寸(气壅咽喉,胸中痛;尿血不利。) 右寸(如经身热大便秘。)

左关(肝实血多肋下痛。) 右关(胃实脾虚,为痛为呕,食不消,大便不利。)

左尺(小腹痛,小便不禁。) 右尺 浮紧为弦。为水气、中虚、寒癖、拘急、饮疟。

左寸(风寒相侵,头痛心痛。) 右寸(痰饮宿食。)

左关(筋急、疟疾、忿怒、血聚。) 右关(胃脘寒痛。)

左尺(如经。) 右尺(腰痛,小腹拘急。)

数如切绳,为寒。

人迎(感寒。) 气口(头痛拘急。)

左寸(心痛或虚。) 右寸(咳嗽喘急。)

左关(两肋痛满。) 右关(胃痛,蛔。)

左尺(如经。) 右尺(寒湿在下焦。)

与浮大相似。为气、热。

人迎(寒壅诸阳。) 气口(气实攻搏。)

左寸(实热。) 右寸(疝气燥结伤食。)

左关(风热在肝。) 右关(反胃,胃热。)

左尺(如经。) 右尺(热在下焦。)

极细而软,似有似无,按之欲尽,轻手乃得,一日小,一日薄,一日手下快,与涩相似,为虚。

左寸(亡汗。) 右寸(吐血。)

左关(肝虚少血。) 右关(如经。)

左尺(如经。) 右尺(失气遗泄。)

为水实。鬼疰。

左寸(血实。) 右寸(气实。)

人迎(寒搏阴经。) 气口(血滞而凝。)

左关(血癖在肋下。) 右关左尺(如经。) 右尺(腿膝疼。)

浮大而软,与迟相似。为虚。

人迎(风、虚烦、喘。) 气口(怒极伤筋。)

左寸(血虚头痛眩晕。) 右寸(肺风乘胀如经。)

左关(风痹、血耗、筋脉弛张。) 右关(风热燥结。)

左尺(遗沥。) 右尺(如经,肾虚。)

细而迟,往来难,且或一止复来,浮而短,又短而止。为少血,寒湿。

左寸(短气,心血少。) 右寸(如经。)

左关(如经。) 右关(胃气不足,如经。)

左尺(如经,困惫。) 右尺(大便难,小便数。)

三至,按之牢,举不足,按有余。为寒。

左寸(心寒痛。) 右寸(咽酸。)

左关(血涩,胁下痛。) 右关(如经。)

左尺(大便难,水谷不化。) 右尺(如经。)

至骨方得。为实、水气、痰饮。

人迎(寒湿。) 气口(积聚。)

左寸(如经。) 右寸(肺痿,痰。)

左关(惊悸,水泄。) 右关(如经。)

左尺(疝瘕,冷凝在下。) 右尺(水谷不化。)

极软而浮细,按之无,举之有余,轻手乃得,与迟弱相似。为虚。

左寸(如经阳弱恶寒,肾邪入于心。) 右寸(唾涎沫,飧泄,虚喘息。)

左关(筋弱纵缓。) 右关(湿,虚冷。)

左尺(小便难,虚。) 右尺(脚痹。)

极软而沉细,举之无,按之乃得。为虚、悸、热。

左寸(如经,阳虚。) 右寸(气虚短。)

人迎(风湿纵缓。) 气口(筋骨弛。)

左关(风热入肝,血虚。) 右关(脾弱多泄少食,胃或客热。)

左尺(如经,虚。) 右尺(大便溏滞下。)

略大于微,常有,但细耳。为血气俱虚。

人迎(湿中诸经。) 气口(少气涎凝。)

左寸(心虚劳神。) 右寸(气忧伤。)

左关(惊悸,胁痛,肝血少。) 右关(如经,血耗。)

左尺 右尺(遗泄小便利。)

为虚热。

人迎(风壅燥盛。) 气口(阴虚阳并。)

左关(怒,血虚筋急。) 右关(脾热食症。)

左尺(如经。) 右尺(大便难,热在下。)

动 见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动摇不进不走。为痛、虚、惊。

左寸(心惊神恐。) 右寸(寒极冷痛。)

左关(血虚。) 右关(脾泄为痛。)

左尺(真气俱竭。)

迟大而软,按之不足,豁然空虚也。

人迎(冒暑气泄。) 气口(血气走越)

左寸(心虚神不安。) 右寸(肺虚邪易侵。)

左关( 虚血少。) 右关(脾虚寒泄。)

左尺( 精漏) 右尺(伤暑。)

去来数而一止复来。皆以痰饮,气血留滞不下。

去来缓,时一止,复来。皆积。

革代散同图。

为恐、为痛、为惊、为革。

革代散死,又革为虚寒。

图缺

高下大小体也

图缺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其书按四时气候,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免牵强。如霍乱、泄泻属夏三月,伤寒属冬三月,已为拘滞。至於以颠狂、惊痫、痔漏、脱肛分属冬、夏,益为无说矣。春三月之证,分别真阴、元阴、真阳、元阳,其意主先后天立说,亦牵合不能了了。案元朱震亨有《脉因证治》一书,国朝喻昌尝惜其不行,说见所撰《寓意草》。是书卷首无序,后有嘉禾石氏一跋,称岐黄家久奉为枕秘,因讹脱甚多,借得藏书家善本校录,似即震亨之书。然所载各方如左归丸、右归丸之类,皆出自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亦以古方目之。知其断非震亨所著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