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五十八)

元代:朱丹溪

自利 有热,肠垢也。有寒,鸭溏也。有湿毒,利脓血也。有合病自利。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利,在表也,以葛根汤发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利,在半表半里也,以黄芩汤和之,呕加半夏。

阳明与少阳合病,必自利,邪入府也,以承气下之。

有热利者,不应下而下,表邪乘虚入里,内虚协热遂自利。又下利欲饮水者,热也。发热复重,泄色黄赤者,热也。大热内结,注泄不止,治宜寒疗,结伏虽除,以寒下之,又热则分利之。

有寒利者,自利不渴属太阴,以藏寒故也。又小便色白,少阴病形悉俱,寒也。又恶寒脉微,自利清谷,寒也。并宜理中温之。又大寒凝内,久痢溏泄,绵历岁年,宜热下之。

有湿毒利,脓血,宜地榆散。

有结积利者。

少阴病自利清水,心下必痛,口干燥,必下利,三部皆平,按之心下硬,或脉沉而滑,或不欲食而谵语,或作复年月,宜攻之、逐之。

治下利,虽有表证不可发汗,为邪内攻,走津液而胃虚,表之必胀满。

不治证

下利身凉脉小为顺。身热脉大为逆。下利脉反实者死。

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直视谵语下利者死。

手足厥冷无脉,灸之不温,脉不还者死。

少阴证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以上皆邪拥盛,正气下脱而死者也。

曰六腑气厥于外,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下利不禁。

又下利右关脉弦者死,是胃虚不胜也,治以理中辈,得胃脉缓者生。

又伤寒六七日,脉迟下利而热,当与黄芩汤彻其热。

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名曰除中死。能食者是热,热未去也,此脾经邪热未去,而胃气去矣。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其书按四时气候,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免牵强。如霍乱、泄泻属夏三月,伤寒属冬三月,已为拘滞。至於以颠狂、惊痫、痔漏、脱肛分属冬、夏,益为无说矣。春三月之证,分别真阴、元阴、真阳、元阳,其意主先后天立说,亦牵合不能了了。案元朱震亨有《脉因证治》一书,国朝喻昌尝惜其不行,说见所撰《寓意草》。是书卷首无序,后有嘉禾石氏一跋,称岐黄家久奉为枕秘,因讹脱甚多,借得藏书家善本校录,似即震亨之书。然所载各方如左归丸、右归丸之类,皆出自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亦以古方目之。知其断非震亨所著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