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脐风

近代:陈守真

脐为百风总窍,五脏寒门,小儿之根蒂也,儿在胎时,口鼻未通,呼吸惟脐间真息,随母之呼吸为呼吸,其下地呱呱一声,气通口鼻,而胎元之一息,不复为用,遂寄于脐内一寸三分,中虚一穴,名曰神阙,穴近三阴,喜温恶凉,喜干恶湿,惟不知慎重,致水湿风冷之气,入于脐中,儿必腹胀脐肿,吮乳口松,或多啼不乳,此脐风将作之候也,古法用驱风散(如苏叶、防风、陈皮、浓朴、枳壳、木香、僵蚕、钩藤钩,引用生姜等味)。

〔真按〕散风消导,未免太过。

若寒邪深入,已成脐风,古法又分别所兼之形证治之。

(甲)肚腹胀硬,大便不通者,风兼实也,主黑白散(方见肛门内合)。

〔真按〕婴儿未下脐粪为实,不宜重攻,大伤元气。

(乙)面青肢冷,二便不实者,风兼虚也,主理中汤(方见不乳)。

〔真按〕以参术补虚,未免呆滞。

(丙)痰涎涌盛,气高喘急者,风兼痰也,主辰砂僵蚕散(方见撮口)。

〔真按〕以此散调敷唇口,不得已可用少许,但不宜多。

(丁)身体壮热,面赤口干者,风兼热也,主龙胆汤(方见撮口)。

〔真按〕此方过凉,蜣螂尤不宜用。

(戊)面青呕吐,曲腰多啼者,风兼寒也,主益脾散(如茯苓、人参、草果、木香、炙甘草、陈皮、浓朴、紫苏子各等分,每服一钱,姜枣汤调服)。

〔真按〕此方有补、有渗、兼疏散,甚难。

(己)撮口唇青,抽搐不止者,风兼惊也,主撮风散(方见撮口)。

〔真按〕此方蜈蚣、蝎尾、麝香等味,万不宜试。

若脐边青肿,爪甲均黑,口噤不开,是为内抽,不治。脐风见于一腊者(即七日)血脉未凝,病已中脏,不治。百日内见此证,手足蜷者亦不治。

帮助∶脐风恶候,有内外二因。

外因∶脐有湿气,客风乘虚而入,内伤于肾。肾传肝,肝传心,心传脾,脾传肺,蕴蓄其毒,发为脐风。

面赤啼叫者心病,手足抽搐者肝病,唇青口撮者,痰涎壅盛者脾病,牙关紧急者肾病,啼哭不止者肺病。

五脏之症,略见一二者,犹可治,全见者不治。

内因∶禀父母真阳不足,必发于六七日之间,病在于五脏,故不可治。

〔真按〕此症先以简便之法行之。

(一)儿两乳内有小核,宜轻缓常常搓之,以化为度。

(二)儿齿龈上有小白点泡,以温水蘸青布,或丝棉裹指,轻轻擦破,此法出在脏经,切勿藐视。

(三)吸吮儿之前后心、手足心、脐下七处。

外敷用黄柏末、釜下墨、乱发灰各等分,研匀干掺之,或以油调敷之。若肿硬如盘,前散再加麝香少许敷之可痊。

至随证分别内服汤剂,有风而兼虚、实、寒、热、痰、惊,所兼何症或几症,非临时详辨,不敢率拟。

再古法有用全身灯火,按穴灸之,使儿徒受痛苦,于病无益,万勿轻试。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自幼学业有成,1901年始教私塾。1928年,弃教拜江湖名医李会初为师,主攻《温病条辨》一书。擅长内科、妇科,以温病最为精通。1939年大旱,草木枯萎,民不聊生,瘟疫流行。病人头痛、高烧继而抽搐,危及生命。陈翻山越岭义务诊病,运用“大定风珠汤”佐以它药救治,使许多病人转危为安。一日深夜,为救一垂危病人,到十华里以外的 药铺取药,并煎熬汤药守护病人通宵达旦,病人得救,可他的长子却被狼活活咬死。其后,他强压失子之痛,更坚定了为民除病的信念。他深研医技,勤勉终身,常年巡回于乡间。他为病人看病开方,分文不取,当地一周姓财主以高薪聘请他坐堂开药铺谋利被拒绝。由于陈守真德技双馨,深受家乡百姓的崇敬。 1960年逝世,终年79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