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脉吞酸嗳气合参
清代:冯兆张
吞酸者,木气郁而不伸,痰饮因而阻塞,湿热郁积于肝而出,伏于肺胃之间,患者必戒忿怒, 食菜蔬,以自养为妙,盖莫不由中官清气郁滞,败痰停饮宿食,酝造而成也。所用之药,宜二陈加炒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此反佐之法,尤须以炒黄连为君,苍术茯苓之类,皆不可缺。有因湿热在胃,饮食入胃,湿热郁遏,其食不得传化。
而为酸,如谷肉在器,则作酸也。故脾伤是其本,痰火是其标。亦有郁气伤脾者,实则古方逍遥散,虚则归脾汤,加减服之。
凡中脘有饮,则嘈有宿垢则酸,然吐酸《素问》为热,东垣又言为寒,何也?盖吐酸与吞酸不同,吐酸是吐出酸水,吞酸乃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成,郁积之久,湿中生热,故从木化,遂作酸味,非热而何?其有积之既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温暖,腠理开发,或得香热汤丸,津液得行,亦得暂解,非寒而何?言热者,言其本,言寒者,言其未也,凡病属热,有用寒药,独酸症,当兼热药以从治。喻嘉言曰∶甘温除热泻火之法,施于作酸者,其酸转增,用必无功,故驱其酸,而返其甘,惟有用刚药一法,刚药者,气味俱雄之药,能变胃而不受胃变者也。
嗳气者,即噫气也。胃中有郁火,膈上有稠痰,皆脾不运,浊气阻塞也。又云∶噫气吞酸,此系食郁有热火,气冲上,宜黄芩为君,南星、半夏、陈皮为佐。
一方
吴茱萸(一两,去枝、梗,煎少时,浸半日,晒干) 苍术(米泔浸) 黄连(一两,陈壁土炒,去土) 黄芩(一两,如上土炒) 陈皮(各一两) 或加桔粳一两,茯苓一两,为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时时津液下。
黄连清化丸
黄连(一两) 吴茱萸(浸炒,一钱) 桃仁(三十四个,研) 陈皮(五钱) 半夏(一两五钱)
为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百丸,姜汤下。
加味平胃散
治吞酸,或宿食不化。
苍术(一钱) 陈皮(八分) 甘草(二分) 神曲(炒) 麦芽(炒) 浓朴(各七分) 上咀,每服五钱,生姜三片,水煎服。
一方
治嗳气。
南星(五钱) 半夏(五钱,制) 软石膏(六钱) 香附(一两) 上作丸,或作汤服之。一方有炒栀子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