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

元代:朱震亨

经曰∶诊脉之道,观人勇怯,肌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浓。而况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白者肺气虚,黑者肾气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

外证虽同,治法迥别。所以肥人贵脉浮,瘦人贵脉沉,躁人疑脉缓,缓人疑脉躁,以其不可一概述也。试陈一二,可以例推。

东阳陈兄,露筋,体稍长。患体虚而劳,头痛,甚至有诀别之言。余察其脉弦而大带数,以人参、白术为君,川芎、陈皮为佐,至五、六日未减,众皆讶之,以药之不对也。余曰∶药力有次第矣,更少俟一二宿,当自安。忽其季来问∶何不少加黄 ?予笑不答。又经一宿,忽自言病顿愈。予脉之,觉指下稍盛。又半日,病者言膈上满,不觉饥,视其腹纹已隐矣。予曰∶夜来药中,莫加黄 否?曰∶然。止与三帖。遂速与二陈汤加浓朴、枳壳、黄连,以泻其卫,三帖而安。

又浦江义门郑兄,年二十余,秋间大发热,口渴,妄言妄见,病似邪鬼。七、八日后,召我治。脉之两手,洪数而实,视其形肥,面赤带白,却喜露筋,脉本不实,凉药所致。此因劳倦成病,与温补药自安。曰∶柴胡七、八帖矣。以黄附子汤,冷与之饮。三帖后,困倦鼾睡,微汗而解,脉亦稍软。继以黄 白术汤,至十日,脉渐收敛而小,又与,半月而安。

夫黄 补气药也。此两人者,一则气虚,一则气实,便有宜不宜存焉,可不审乎!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