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清代:丹波元坚
论七首 脉证五条 方九首(按此数目。并有讹。当考。)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脉经。其腹如鼓下。注曰。如鼓。一作如故不满。痈脓。辑义误写作痈肿。诸本皆作脓字。)
按风水。亦外证 肿。其不言者。盖系省文(医通。以为脱文。似非。)金鉴。以从上肿从下肿。辨风水皮水。恐失拘执。(辑义。 。程读为跗。程。当作鉴。)又皮水。其腹如鼓云云。宜从巢源。及脉经注。改正为顺。正水。征以水热穴论。水胀篇。则此证亦必腹满。今不言者。亦系省文。金鉴言胸满自喘者。非是。要之风水皮水。以表邪有无为辨。正水石水。以喘不喘为别。其他证候。皆宜类推也。(医通引经。是大奇论。水热穴论。评热病论。阴阳别论。然错综颠倒。颇加改易。学人宜考原文。)
又按内经之风水。为肾虚招风。以为水气。遂变正水者。仲景之风水。指邪水专郁于表者而言。其证稍异。又正水。
盖水肿之正证。水热穴论曰。故水病。下为 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水胀篇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 。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俱是正水之谓耳。鸡峰普济方曰。病肿者。皮肤紧急肿满。无文没指。若目下微肿。如卧蚕之状。及足胫皆肿。小便不利。其人喘急。脉沉大而疾。
此由脾肾虚弱。肾虚水不能蓄。水气扬溢。脾胃虚则不能制水。水气流散于经络。
经络水病。故能肿满。谓之正水。此说甚核。足以相征矣。至石水。则考之巢源。其水沉凝不行。亦不上泛。殆近水鼓者也。鸡峰方。又以为腹胀如鼓。按之坚硬。腹中时痛。谓之石水。绕脐坚硬。腹不痛者。谓之鼓气。是以痛不痛为别。恐非确论。又有治石水。用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治验。文繁不录。宜阅。(巢源。又有毛水候。亦是皮水。又有大腹水肿候。亦即正水。并宜相参。又三因。皮水。据巢源。处以五皮散。)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相击。徐。沈。朱。作相系。非。恶风以下八字。圣济总录引。作恶风者为风水。)
按此条。风强气强二证。是客。风气相击证。是主。宜分别看。汗出乃愈。专属风水而言。不统前二证。赵氏曰。
风者。外感之风也。气者。营卫之气也。所谓气强者。卫因热则怫郁。停而不行。气水同类。气停则水生。所聚之液血。
皆化水也。程氏曰。气者。水气也。形盛于外。为气强。内经曰。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即气强之意也。魏氏曰。气者水气。即湿邪也。湿邪挟风邪。作热于表也。尤氏曰。风。天之气。气。人之气。是皆失其和者也。风气相搏。风强则气从风。而侵淫肌体。故为瘾 。气强则风从气。而鼓涌水液。故为水。风气并强。两相搏击。而水液从之。则为风水。
汗之则风去而水行。故曰汗出乃愈。尤注与金鉴相发。最为稳贴。(身痒。多属表虚。特桂麻各半汤证。以不得小汗出身痒。即是表郁。岂此条之类乎。)
平脉法曰。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林亿等注。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拥上。诸本。有微字。辑义偶脱。)
按灵枢论疾诊尺篇。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 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此本条所原。先兄曰。拥。臃同。肿起也。太阳病。脉浮而紧。
按身肿而冷。状如周痹。程氏属之黄汗。恐佳。痛在骨节。亦是黄汗。尤说为是。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寒字。句。疝瘕。宜接腹中痛读。)
趺阳脉当伏。今反数。
〔徐〕此二条。言水病患别有宿病。人各不同。当从趺阳脉。与其旧疾见证别之。〔尤〕趺阳虽系胃脉。而出于阴部。故其脉当伏。今反紧者。以其腹中宿有寒疾故也。寒则宜温。而反下之。阳气重伤。即胸满短气。其反数者。以其胃中有热故也。热则当消谷而小便数。今反不利。则水液日积。故欲作水。夫阴气伤者。水为热蓄而不行。阳气竭者。
水与寒积而不下。仲景并举二端。以见水病之原有如此也。
按诸家以趺阳脉伏为病脉。尤氏特以为平脉。而其注义亦畅。仍表出之。更推尤意。此欲作水一句。总括二条。亦顶胸满气短来。或曰。此二条。前条是客。不过举其有寒者。以为照对。实无干水病。后条是主。示水之因热生者。此说亦有理。姑附存之。
又按趺阳平脉。贵沉实不贵浮露。故尤氏以伏为平脉。辨脉法曰。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其意一也。但后条有寒水相搏。趺阳脉伏语。义相矛盾。当考。又辨脉法曰。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夫水病患。目下有卧蚕。
按灵枢。无目下微肿如蚕之文。赵氏错引。盖目下如卧蚕者。色黄晶肿。如新卧起者。眼胞上庞然虚浮。其证自异。方书中。或有曰有若卧蚕才起之状者。谬矣。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
或曰。推他文例。趺阳脉伏一句。疑衍存考。
蒋示吉医宗说约曰。有血分症。妇人先经水断绝。而后四肢肿满。小便不通。此血瘀水道。以通经为主。宜小调经散。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脉之上。脉经。有师字。是。)
〔赵〕此水病。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等病。当时记其说者以为异。非异也。是从色脉言耳。
按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二言字。沈氏属之病者。(本于徐氏。)赵氏则属之医师。殊觉妥协。盖此病者洪肿。
如以常情。则当言其所苦。与治之所急。皆在水。而师反举胸中痛等证以为言。故人疑而设问也。脉经作师脉之不言水。
语意最明。太阳上编。问曰证象阳旦条。及脉经中。并有同语例。宜相参。又关元。即泛称下焦之名。亦见厥阴篇。及妇人杂病中。又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句。言医误认胁下急痛等证。以为悬饮支饮之属。错用十枣等汤。盖当时未至身肿。而程氏谓见标证面目身体四肢皆肿云云。而大下之者。殆未为当。又胃家虚烦之烦。即太阳下编。吐之内烦之烦。
又按脉经。引四时经云。土亡其子。其气衰微。水为洋溢。浸渍为池。走击皮肤。面目浮肿。归于四肢。愚医见水。
直往下之。虚脾空胃。水遂居之。肺为喘浮。注云。肺得水而浮。故言喘浮。又巢源伤寒咳嗽候曰。水停心下。则肺为之浮。肺主于咳。水气乘之。故咳嗽。又水肿候中曰。肺得水而浮。浮则上气而咳嗽也。盖得斯说。而浮咳之义始晰矣。
(何氏医碥曰。水气喘者。水气逆行。肺气得水而浮。观浴河者。水浸至胸则喘可见。)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
按沈以为风多水少之证。恐拘。先兄曰。续。似续陆续之续。汗常出而不止。又前第四条曰。其人不渴。汗出即愈。
此为风水。存参。(评热病论。论风水。有口干苦渴证。)
越婢汤方
按药有性有用。方之既成。或取其性。或取其用。如此方。则石膏得麻黄之温发。但存逐水之用。相借以驱水气。
(石膏逐水。本草不言。然仲景用之驱饮者。不一而足。)加术汤。则麻石之功。与前方同。而术与麻黄相藉。走外之力稍胜矣。(性用诸义。详开于拙着药治通义中。)
防己茯苓汤方
按此方系于发表利水相兼之剂。防己。黄 。俱逐外水。义具于湿病防己黄 汤下。须互参。
越婢加术汤方
按此方与次方。所主之证。盖在轻重剧易之别。不必拘有热无热矣。
甘草麻黄汤方
千金翼。麻黄汤。主风湿水疾。身体面目肿。不仁而重方。(即本方。)重覆。日移二丈汗出。不出更合服之。慎护风寒。
皮水。用之良。
秘传经验方。走马通圣散。治诸风湿。及伤风伤寒头疼。并治疔疮一切肿毒。手足疼痛。风痹不仁。
即本方。炒微黄。碾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钟半。锅内滚一大沸。凉温服。盖被暖不透风。汗出为度。仍要护慎风触。遂无重复。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
按少阴。即与伤寒少阴病同义。系于表虚寒之谓。其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取之温发。沈氏说虽巧。犹未免牵凑。
厥而皮水者。
医心方。张仲景方。青龙汤。治四肢疼痛。面目 肿方。
麻黄(半斤去节去末)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半夏(洗)
凡四物。切。以水八升。煮得二升。一服止。
又。又云。治脾胃水。面目手足 肿。胃管坚大满气。不能动摇。桑根白皮汤方。
桑根白皮切(二升) 桂(一尺) 生姜(三颗) 人参(一两)
凡四物。切。以水三斗。煮取桑根。竭得一斗。绞去滓。内桂。人参。生姜。黄饴十两。煮之竭得七升。服一升。
消息更服。(今案本草。桂一尺。重半两为正。○按右出其第十卷治通身水肿方中。未知果是本经之遗否。姑附于此。)
〔余述〕按本篇。首叙四证。而篇中特举风水皮水。不及正水石水。其论治法。有云可下之。有云当利小便。有云当发汗。今考篇中。殊详于发表之方。而至攻下渗利之药。则缺而不出。岂皆是后人之所删难。抑仲景之引而不发者乎。
黄汗之病。
先兄曰。此条。当为五节读。首二句。概称黄汗之证也。而下曰历节。曰劳气。曰生恶疮者。以其与黄汗相类。而实不同。举以示之也。历节必兼寒邪。故周身发热。(尤氏所举第四条文。彼注属之皮水。与此 牾。然其属黄汗者。
为是。)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外台引深师。名附子汤。主证与本条同。甘草。炙。麻黄。去节。三两。细辛三两。附子。冠大字。大枣。有擘字。煮麻黄下。有再沸二字。方后云。仲景伤寒论。名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赵本。作桂姜草枣黄辛附子汤方。)
心下坚。大如盘。(本草。图经引。无边如旋盘四字。宋本外台饮癖门。引备急。亦作枳实术汤。)
按上条与此条。其病俱在内。与外体浮肿者不同。今编在本篇者。未详其解。疑是痰饮篇中所错也。巢源气分候曰。
夫气分者。由水饮搏于气。结聚所成。气之流行。常无壅滞。若有停积。水饮搏于气。则气分结而住。故云气分。医学纲目曰。气分。谓气不通利而胀。血分。谓血不通利而胀。非胀病之外。又别有气分血分之病也。盖气血不通利。则水亦不通利而尿少。尿少。则腹中水渐积而为胀。但气分。心下坚大。而病发于上。血分。血结胞门。
而病发于下。气分。先病水胀。后经断。血分。先经断。后病水胀也。(按楼氏此说。凑合水分为言。殊属刺缪。)
枳术汤方(外台两见。并作白术三两。本草引同。无白字。外台引备急。及本草。亦水五升。作水一斗。)
侣山堂类辨曰。金匮要略。用枳术汤。治水饮所作。心下坚。大如盘。盖胃为阳。脾为阴。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
胃强脾弱。则阳与阴绝矣。脾不为胃行其津液。则水饮作矣。故用术以补脾。用枳以抑胃。后人不知胃强脾弱用分理之法。咸谓一补一消之方。再按局方之四物汤。二陈汤。四君子汤。易老之枳术丸。皆从金匮方套出。能明乎先圣立方大义。后人之方不足法矣。(按胃强脾弱。补脾抑胃。并似迂曲。)
外台。文仲。徐王枳实散。宜春秋服。消肿利小便。兼补疗风虚冷胀不能食方。
枳实(半斤炙) 桂心(一斤) 茯苓 白术(各五两)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二匕。千金月令。主结气方。
白术 枳壳(炒) 上等分。捣筛。蜜丸如梧子大。空腹饮下二十五丸。
圣惠。治癖结不能饮食。心下虚满如水者。枳实散方。
于本方。加半夏。生姜。水煎。
又治膈气心胸间痛方。
于本方。加神麴。各一两。为散。不计时候。热酒调下一钱。
又治饮癖气分。心下坚硬如杯。水饮所作。桂心散方。
于本方。加桂心。细辛。附子。槟榔。姜。枣。用枳壳。水煎服。(按此严氏枳术汤祖方。)
又治饮癖。心下坚。大如杯。时复疼痛。宜服此方。
于本方。加桂心。生姜。
百一选方。治一切浮肿。水气亦可治。
于本方。如吴茱萸。茯苓。生姜。水煎。
奇效良方。加味枳术汤。治气为痰所隔。心下坚胀。名曰气分。
枳壳。白术。辣桂。紫苏。陈皮。槟榔。桔梗。五灵脂。木香。(各一分)半夏。茯苓。甘草。(各二分)每服二钱。
水二盏。生姜三片。
煎至一钟。去滓。食前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