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阻

明代:武之望

恶阻,谓呕吐、恶心、头眩、恶食、择食是也。

千金方云∶凡妇人虚羸,血气不足,肾气又弱,或当风饮冷太过,心下有痰水者,欲有胎而喜病阻。所谓欲有胎者,其人月水尚来,颜色肌肤如常,但苦沉重愦闷,不欲饮食,又不知其患所在,脉理顺时平和,则是欲有娠也,如此经二月日后,便觉不通,则结胎也。阻病者,患心中愦愦,头重眼眩,四肢沉重,懈惰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多卧少起,世谓恶食(恶阻俗谓病儿,然亦间有不病者,又不拘于强弱,此何以故?即俗所谓胎气好)。其至三四月日以上,皆大剧吐逆,不能自胜举也,此由经血既闭,水溃于脏,脏气不宣通,故心烦愦闷,气逆而呕吐也。血脉不通,经络痞涩,则四肢沉重,挟风则头目眩也,觉如此候者,便宜服半夏茯苓汤数剂,后将茯苓丸,痰水消除,便欲食也,既得食力,体强气壮,力足养胎,母便健矣。

大全云∶妊娠禀受怯弱,便有阻病,其状颜色如故,脉息和顺,但觉肢体沉重,头目昏眩,择食,恶闻食气,好食咸酸,甚者或作寒热(恶阻亦有寒热,不可不知),心中愦闷,呕吐痰水,恍惚不能支持,巢氏谓之恶阻,但证有轻重耳,轻者不服药亦不妨,重者须以药闻之,《千金方》以半夏茯苓汤、茯苓丸专治阻病,然此二药,比来少有服者,以半夏有动胎之性。盖胎初结,虑其易散,不可不谨也;张仲景《伤寒论》,有用黄龙汤者,小柴胡汤中去半夏是也;此盖为妊娠而设焉;王子亨则有白术散;《局方》则有人参丁香散;杨振则有人参橘皮汤;齐士明则有醒脾饮,(醒脾二字足以尽之也)皆不用半夏,用之多效。

李茂翁云∶若左脉弱而呕,服诸药不止者,当服理血归原药则愈。经云无阴则呕是也。薛氏云∶前证若中脘停痰,用二陈药加枳壳,若饮食停滞,用六君子加枳壳;若脾胃虚弱,用异功散;若胃气不足,用人参橘皮汤;兼气恼,加枳壳;胸胁痞闷,更加苏梗;胁痛,再加柴胡;若饮食少思,用六君子加紫苏、枳壳;头晕体倦,用六君子汤;若脾胃虚弱,呕吐不食,用半夏茯苓汤;盖半夏乃健脾气、化痰滞之主药也,脾胃虚弱而呕吐,或痰涎壅滞,饮食少思,胎不安,必用半夏茯苓汤,倍加白术。然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善能安胎气,健脾胃,予常用之验。

半夏茯苓汤 治妊娠恶阻,呕吐心烦,头目眩晕,恶闻食气,好食酸咸,多卧少起,百节烦疼,羸瘦有痰,胎孕不牢。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炒黄) 白术 陈皮(各一钱) 熟地黄(胸满者去之) 旋复花(无痰涎不用)

桔梗 人参 芍药 川芎 甘草(各五分)

上 咀,加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服,兼服后茯苓丸。《千金方》无旋复花,有紫苏叶、细辛。有热加黄芩。有客热烦渴口疮,去橘皮、细辛,加前胡、知母各七分半。若腹冷下利,去地黄,加炒桂心五分(有热是内热,有客热是邪热,桂心炒用,即不堕胎,然非真腹冷不利者,不宜)。若胃中虚热,大便秘,小便赤涩,去地黄,加大黄七分半,黄芩一钱。

(加大黄又是一案)

陈皮半夏汤 治怀妊气血不足,胎气始盛,逆动胃气,恶阻呕吐,不进饮食。

陈皮(去白,盐水炒) 茯苓(各一钱) 半夏(制,一钱半) 子芩(淡姜汁炒) 枳壳(麸炒)

紫苏(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

上切一剂,生姜三片,水一盅,煎七分,食远温服。

旋复花汤 疗妊娠六七月间,胎不安常处,亦治阻病。(补脾利气,行痰水)

旋复花(五分) 白术 浓朴 枳壳 黄芩 茯苓(各一钱五分) 半夏 芍药 生姜(各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煎,食前温服。

缩砂二陈汤 治妊娠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呕吐不止,(此方有辛散酸收之妙)

半夏 陈皮(去白) 砂仁(炒,各一钱) 白茯苓(二钱) 甘草(炙,五分)

上加生姜三片,枣一枚,乌梅肉少许,水煎服一二剂,后服茯苓丸。

参橘散 治妊娠恶阻,吐逆痰水,不食,心虚烦闷。(重在心虚烦闷,故用麦门、竹茹)

人参 橘皮(去白) 茯苓 麦门冬(去心) 白术 浓朴(姜汁炒,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加生姜七片,竹茹如弹子大,水煎服。

青竹茹汤 妊娠恶阻,呕吐不食。(此方清而不寒,自是一法)

竹茹(弹子大一团) 橘皮 白茯苓(各一钱半) 半夏(汤泡七次) 生姜(各二钱)

上锉,水煎温服,忌羊肉饧 等物。

芦根汤 治妊娠呕吐不食,兼吐痰水。(清肺胃,降逆气,散滞气,而不用半夏,又是一法)

生芦根(七分) 橘红(四分) 生姜(六分) 槟榔(二分) 枇杷叶(三分)

上切,以水二盏煎七分,空心热服。

一方 治妊娠恶食,心中烦愦,热闷呕吐。

青竹茹 麦门冬(各三两) 前胡(二两) 橘皮(一两) 芦根(一两)

如体热,四肢烦热,加地骨皮一两。

上切细,以水一大升煮半升,去渣,分两服,食前服。

人参半夏丸 治妊娠恶阻酸心,胸腹冷痛,吐逆不食。

人参 半夏(汤泡七次) 干生姜(各半两)

上为末,以生地黄汁浸蒸饼为丸(生地汁浸蒸饼法,不特制半夏之燥,而又不伤血分,妙妙),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饮下。

楼氏曰∶《大全》方论半夏动胎而不用,今仲景岂独不知此,而用于此方乎?予治妊娠阻病,累用半夏,未尝动胎也。经云有故无殒是也。

茯苓丸 治妊娠恶阻,心中烦闷,吐痰眩晕。先服半夏茯苓汤两剂,后服此药。

赤茯苓 人参 桂心 干姜(炮)(前方用干生姜,此用炮姜,又用桂心,亦大热矣。而炮而生,又复有别,不可不知) 半夏(洗七次,焙) 陈皮(各一两) 干葛根 白术 甘草(炙) 枳壳(去白麸炒黄,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日三服。一方加麦门冬。

《肘后方》加五味子。

归原散 治妊娠恶阻,呕吐不止,头痛全不入食,服诸药无效者。

人参 甘草 川芎 当归 芍药 丁香(各半两) 白茯苓 白术 陈皮(各一两半) 桔梗(炒) 枳壳(炒,各二钱半) 半夏(洗炒黄,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加生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橘皮汤 治妊娠呕吐,不下食。

橘皮 竹茹 人参 白术(各二钱) 生姜(一钱) 浓朴(一钱半)

上锉,水煎服。

恶阻恶食,责之脾虚,呕吐,责之有火。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也。此方竹茹能平少火,浓朴能下逆气,橘皮、生姜所以开胃,人参白术所以益脾,开胃益脾,欲其安谷云尔。

白术汤 治胃虚,恶阻吐水,甚至十余日,水浆不入者。

白术(炒,一两) 人参(五钱) 丁香(二钱半) 甘草(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前温服。

人参丁香散 治妊娠恶阻,胃寒吐逆,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

人参(五钱) 丁香 藿香(各二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服。

二香散 治妊娠胎动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起坐觉重。

香附子(一两) 藿香叶 甘草(各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下,不拘时。

白术散 治妊娠胎气不和,不进饮食。

白术(炒) 人参 紫苏(各一钱) 青皮(去白) 川芎 诃子(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

上 咀,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以上数条,方法俱备)

保生汤 治妊娠恶阻,少食呕吐,或兼吐泻作渴。

人参(一钱) 白术(炒) 甘草(炒) 香附 乌梅(一方作乌药)(吐泻作渴,则效在乌梅矣,作乌药者非) 橘红(各五分)

上锉,加生姜,水煎服,觉恶心呕吐加丁香。

缩砂散 治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

缩砂仁为末,每服二钱,生姜或米饮调服。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武之望,明代医学家(公元1552-1629年)。字叔卿,号阳纡。自署关中(今陕西临潼)武家屯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为关中鸿儒,为人恭而不阿,直而不抗。因幼年多病,遂习岐黄,《内经》以下至金元诸家医籍无不熟读,精通医学,尤长于妇科。根据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加以重订条列,遂成《济阴纲目》五卷(1626年),引录资料丰富,选方较详尽,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继又广集名医高论,分类论述内、外、五官诸科证治,撰成《济阳纲目》一〇八卷(1626年),以与《济阴纲目》成书之后,全面总结明代以前治疗内科杂证的理论和经验,精心编纂而成的又一部大型综合性医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