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瘖条辨计四条

清代:陆廷珍

白瘖条辨第一

白瘖末见,发热身痛,面色晦滞,舌苔粘腻,胸腕不爽,呕恶便溏,脉大而缓,此热蕴蒸。宜用黄连温胆汤加杏仁、蒌皮、通草、豆卷等昧,通泄三焦也。

瘖之初发,必由湿热化蒸,气分不清。盖湿必阻气,热亦伤气。湿既化热,熏蒸肺胃,其邪自胃达肺,由肺出表,从汗而泄,则粒似细栗,色似水晶,故东南湿热之地,最多白瘖,西北风燥之区,每盛斑疹。考古医书,只有斑疹,而无白瘖,惟近世南医辈出,始得论及,然亦略而不备,殊不知大江以南,地卑气湿,每至夏秋暑秽熏蒸之际,但觉身热不已,面色晦滞,舌色腻浊,此即湿热之状,有诸内则形诸外也,且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先伤气分,最易化热,故胸腹必闷,脉大必缓,矧呕恶便溏,皆邪布三焦,气化失清之症。故用半夏、茯苓流通中腕,加杏仁、蒌皮宜豁土焦,通草、豆卷渗利下焦,合黄连、积实泄满,竹茹、陈皮理气,俾三焦气机得宜,则湿热之邪,借以分消也。

白瘖条辨第二

白瘖既见,随汗出没,舌赤少苔,脉数,不饥不食,轻旬不退,此胃虚邪恋。宜用佩兰叶、谷芽、杏仁,霍山斛、麦冬,川贝、豆卷,通草,枇杷叶,藿香叶等味,轻清宣气。

上条白瘖未见,理宜疏泄,此条白瘖既见,随汗出没,舌赤少苔,胃津消无正气已虚矣,且不饥不食,胃气未和至经旬而热不解,阴液亦枯矣。斯时补之则邪愈逗留,疏之则正气消耗。为宜杏仁、川贝、枇杷叶清肺气,麦冬、霍斛、谷芽养胃气,佩兰、藿香化浊气,豆卷、通草泄湿气,合轻清之品,以宣余邪,不可偏偏补,反致病去元伤也。

白瘖条辨第三

日瘖已多,大热不退,口渴不食,时作郑声,脉大无力,此气虚液耗。宜用黄祗、党参、甘草、麦冬,白芍、细生地、川石斛、地骨皮、佩兰叶、左牡蛎、鲜荷叶等味,益气养阴也。

瘖已见多,热犹不退,口渴不食,乃阳津阴液俱伤,更兼语声如重,脉大无力,此元神大伤,不克自持。故用参、祗、甘草益气液,牡蛎、地、芍固营液,麦冬、石斛祛虚热,佩兰,荷叶化余邪,务得阴阳并固,不致延为虚脱,勿谓瘖犹未尽,禁用固补,而投疏泄,致误人性命也。

白瘖条辨第四

白瘖汗多,瘖密,脉虚肢冷,神情恍惚,此气液外脱。宜用黄祗、白术、附子、当归、白芍、甘草、麦冬,五味、龙骨、牡蛎、远志、酸枣仁等味,甘温敛撮也。 "-瘖出已多,汗亦不少,脉虚无神,四肢逆冷,乃阳气外脱之象。兼之神情恍惚,梦寐惊惕,心肺失交,神难守舍,此内外将脱,阴阳并越。(内经)所谓阴阳偏则病,离则死也。斯死生交关之候,急宜祗、术、甘、附子气,当归、白芍养血,麦冬、五味敛液,龙骨、牡蛎、远志、酸枣镇神,使精气神不致越脱,即挽回造化之机也。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陆廷珍,清代医家。字子贤,崇明(今属上海市)人。好古博学,遍读百家医书。临证数十年,经验丰富。著有《六因条辨》,弟子陆绎堂于1906年校梓其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