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症治法

明代:薛己

一疠疡所患,非止一脏,然其气血无有弗伤,兼症无有弗杂,况积岁而发现于外,须分经络经云∶真气夺则虚,邪气胜则实。凡云病属有余,当认为不足。

一疠疡当知有变有类之不同,而治法有汗有下有砭刺攻补之不一。盖兼症当审轻重,变症当。盖虚者形气虚也,实者病气实而形气则虚也。

一疠疡砭刺之法,子和张先生,谓一汗抵千针。盖以砭血不如发汗之周遍也,然发汗即出血毒蕴结于脏,非荡涤其内则不能痊。若毒在外者,非砭刺遍身患处,及两臂腿腕两手足指缝各出血,其毒必不能散。若表里俱受毒者,非外砭内泄其毒,决不能退。若上体患多,宜用醉仙散,取其内蓄恶血于齿缝中出,及刺手指缝并臂腕,以去肌表毒血;下体患多,宜用再造散,令恶血陈虫于谷道中出,仍针足指缝并腿腕,隔一二日更刺之,以血赤为度。如有寒热头疼等症,当大补血气。

一疠疡服轻粉之剂,若腹痛去后兼有脓秽之物,不可用药止之。若口舌肿痛,秽水时流,作血发热,而大便秘结,此为热毒内淫,宜用黄连解毒汤。若大便调和,用济生犀角地黄汤。若秽水虽尽,口舌不愈,或发热作渴,而不饮冷,此为虚热也,宜用七味白术散。

一疠疡手足或腿臂或各指拳挛者,由阴火炽盛,亏损气血,当用加味逍遥散加生地黄及换肌散兼服。

一疠疡生虫者,五方风邪翕合,相火制金,木盛所化,内食五脏,而症见于外也。宜用升麻肝经虚热者,佐以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

一疠疡久而不愈,有不慎起居饮食,内火妄动者;有脏腑伤损,气血疲乏者;有用攻伐之物,气血愈亏者;有不分兼变相杂,用药失宜者;有病患讳疾忌医者。

一疠疡愈而复发,有不戒浓味,内热伤脾者;有不戒房劳,火动伤肾者;有不戒七情,血气。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薛己幼承家学,得父薛铠之传。早年即以外科闻名,后通擅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正德年间,选为御医,擢太医院判。嘉靖初,为太医院使,后因事告归。当时医界承元代遗风,重视降火,有的医者动辄恣用寒凉之剂克伐生气,对此流弊,薛己提出责疑:“世以脾虚误为肾虚,辄用黄柏、知母之类,反伤胃中生气,害人多矣。”于是援引经旨,致力著述,潜心研究,立一家之言,重视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临证注重脾与肾、命之辨证,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对后世医家之温养理虚,颇多启发。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