疠疡类症

明代:薛己

(类症者与疠形状相似而所因不同也)

一两 如癣,搔痒久则脓水淋漓,或搔起白皮者,名肾脏风也,用四生散以祛风邪,用六味用羌活白芷散、加味逍遥散。气虚者,佐以补中益气汤加皂角刺、钩藤钩。血虚者,佐以八物汤加柴胡、牡丹皮或加味逍遥散兼服。

一肢体或腿臂腕间患 ,而游走不定者,赤曰赤游风。白曰白游风,为血虚阴火内动,外逍遥散、六味地黄丸。

一遍身或头面起疙瘩,或如霞片,或破而脓水淋漓,或痒痛寒热,乃肝火血虚也,用加味逍室也,用小柴胡汤加山栀、生地黄。血虚者,四物合小柴胡汤,病退,却用逍遥散,以健脾胃生阴血。此症多有因怒气而发者,治当审之。

一妇人肢体瘾疹疙瘩,搔破成疮,脓水淋漓,热渴眩晕,日晡益甚者,用四物汤加柴胡、山。若自汗盗汗,月水不调,肚腹作痛,用八珍汤、六味丸。若食少体倦,心忪盗汗,经闭寒热,用八珍汤,佐以加味逍遥散。若病久元气怯弱,用十全大补汤,佐以归脾汤。

一女子十三四或十六七,而天癸未至,或妇人月经不调,发赤 痒痛,此属肝火血热,用小柴胡汤加山栀、生地黄、牡丹皮、防风。

一生虫者,乃相火制金不能平木而化耳,非风邪所生也。但滋肾水生肝血,或佐以灸承浆之类,说见本症。

一敷砒霜,患处作痛,或腐溃,用湿泥频涂换之。若毒入腹,胸膈苦楚,或作吐泻,饮冷米醋一二杯即止,多亦无妨,生绿豆末、芝麻油俱可。

一敷贴雄黄药,闷乱或吐泻,用防己煎汤解之。

一服辛热药,而眉发脱落者,乃肝经血伤而火动,非风也,用四物汤、六味丸,以滋肝血、生肾水。

一服川乌、草乌等药,闷乱流涎,或昏愦呕吐,或出血吐血,用大豆、远志、防风、甘草,任用一味,煎汤解之。大凡服风药过多,皆宜用之,未应,急用甘草、生姜汁解。

一敷贴巴豆之药,患处作痛,肌肉溃烂,以生黄连为末,水调敷之。若毒入肉,吐泻等症,更以水调服一二钱,大小豆、菖蒲汁俱可。

一敷贴藜芦,毒入内,煎葱汤解之。

一服祛风克伐之药,呕吐少食,胸膈不利,或形气倦怠等症,用六君子汤以补阳气。若烦躁作渴,饮食不思,或晡热内热,面赤发热,用四物汤加参、术,以生阴血,余从各门治之。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薛己幼承家学,得父薛铠之传。早年即以外科闻名,后通擅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正德年间,选为御医,擢太医院判。嘉靖初,为太医院使,后因事告归。当时医界承元代遗风,重视降火,有的医者动辄恣用寒凉之剂克伐生气,对此流弊,薛己提出责疑:“世以脾虚误为肾虚,辄用黄柏、知母之类,反伤胃中生气,害人多矣。”于是援引经旨,致力著述,潜心研究,立一家之言,重视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临证注重脾与肾、命之辨证,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对后世医家之温养理虚,颇多启发。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