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作痛

明代:薛己

脓出而反痛者,虚也,宜补之;脉数虚而痛者,属虚火,宜滋阴。脉数实而痛者,邪气实

一男子患毒,溃后作痛,肢体倦怠,疮口不合,饮食不甘。以六君子汤加黄 、川芎、当归,四剂而愈。更以托里散月余而敛。

一男子溃后作痛,脉数而无力。以托里散加生地黄、黄柏,二剂而止。更以托里散数剂而安。

一男子溃后发热,左手脉数而有力。以人参败毒散,一剂而止。更以托里散而瘥。

一男子溃后发热, 痛不止,烦躁便秘,右手脉沉实。以清凉饮,一剂而止。更以托里消毒散,四剂而瘳。

一男子溃后作痛而脉涩。以定痛托里散饮之,敷乳香定痛散而止。更以托里散数剂而愈。

一男子溃而作痛,脉浮紧。以内补黄 汤,四剂而止。又二十余剂而愈。

一男子项患毒,溃而作痛。以参、 、地黄、芎、归补之而止。更以八珍汤加黄 、桔梗,三十余剂而愈。

一男子患痈,溃而作痛,脉软而涩。余谓气血虚,欲补之。彼不信,乃服攻伐之剂,反发寒。脓溃之后,肿退肌宽,痛必渐减,若反痛,乃虚也。丹溪云∶脓出而反痛,此为虚也,宜以补之。亦有秽气所触者,和解之。风寒所逼者,温散之。齐氏云(名德之元太医令∶疮疽之证,有脏腑气血上下,真邪虚实不同也,不可不辨。如肿起坚硬脓稠者,疮疽之实也。

肿下软漫脓稀者,疮疽之虚也。泻痢肠鸣,饮食不入,呕吐无时,手足并冷,脉弱皮寒,小便自利,或小便时难,大便滑利,声音不出,精神不爽者,悉脏腑之虚也。大便硬,小便涩,饮食如故,肠满膨胀,胸膈痞闷,肢节疼痛,口苦咽干,烦躁多渴,身热脉大,精神昏塞者,悉脏腑之实也。凡诸疮疽,脓水清稀,疮口不合,聚肿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脱者,气塞,目赤心惊,咽喉不利,口舌生疮,烦渴饮冷,睡语切牙者,上实也。精滑不禁,大便自利,脚腰沉重,睡卧不宁者,下虚也。肩项不便,四肢沉重,目视不正,睛不了了,食不知味,音嘶色败,四肢浮肿者,真气虚也。肿 尤甚,痛不可近,多日不溃,寒热往来,大便秘涩,小便如淋,心神烦闷,恍惚不宁者,邪气之实也。又曰∶真气夺则虚,邪气胜则实。又曰∶诸痛,为痒为虚也。又曰∶诊其脉洪大而数者,实也。细微而软者,虚也。虚则补之,和其气托里也。实则泻之,疏利而导其气。《内经》

附方

人参败毒散(方见溃疡发热门)

清凉饮(方见发背门)

定痛托里散 治疮疡血虚疼痛之圣药也。

粟壳(去蒂炒,二钱) 当归(酒拌) 白芍药(炒) 川芎(各钱半) 乳香 没药 桂(各一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服。

乳香定痛散 治疮疡疼痛不可忍。

乳香 没药(各二钱) 寒水石( ) 滑石(各四钱) 冰片(一分) 为细末,搽患处,痛即止。甚妙。此方乳没性温,佐以寒剂制之。故寒热之痛,皆有效也。

六君子汤(方见作呕门)

托里散

托里消毒散(方见肿疡门)

内补黄 汤 治溃疡作痛,倦怠少食,无睡自汗,口干或发热,久不愈。

黄 (盐水拌炒) 麦门冬(去心) 熟地黄(酒拌) 人参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炒,三分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八珍汤(方见溃疡发热门。)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薛己幼承家学,得父薛铠之传。早年即以外科闻名,后通擅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正德年间,选为御医,擢太医院判。嘉靖初,为太医院使,后因事告归。当时医界承元代遗风,重视降火,有的医者动辄恣用寒凉之剂克伐生气,对此流弊,薛己提出责疑:“世以脾虚误为肾虚,辄用黄柏、知母之类,反伤胃中生气,害人多矣。”于是援引经旨,致力著述,潜心研究,立一家之言,重视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临证注重脾与肾、命之辨证,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对后世医家之温养理虚,颇多启发。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