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方
清代:竹林寺僧
产后七日内外,患赤白痢后重频并,最为难治。欲调气行血,推荡利邪,虑伤产后之元气;欲滋荣益气,大补产虚,又助邪。利之初盛,其行不损元,补不助邪,惟生化汤去干姜,加木香运气,则并治而不悖也。
再服加味香连丸,以候一二日,视病势加减,可保无虑。若患褐色后重频并,丹溪《纂要》中自有论方。其产妇素浓,及一月可用推荡之方,与芩、连寒性之药。若产妇素弱,虽产后一月,未可用峻剂行积。再噤口痢,摘刊奇方中,自有方治,慎勿用古方浓朴、枳壳。以治产痢用香连代之。
加减生化汤方 治产妇七日内外,患赤白痢后重频并。
川芎(二钱) 甘草(四分) 当归(四钱) 桃仁(十粒) 茯苓(一钱) 陈皮(五分) 木香(三分)
水二钟,煎六分,去渣,送香连丸三十粒。
如产后曾服生化汤,产妇精神,可服芩、连、芍药之类。至大黄等药决不可用。其加味香连丸,其摘刊方中。产后血痢久不愈,属阴虚。宜四物汤加参。
产后半月外,患赤痢后重,可服加连生化汤。
川芎(一钱五分) 当归(三钱) 白芍(一钱,酒炒) 黄连(六分,姜汁炒) 枳壳(五分) 甘草(四分) 茯苓(一钱) 木香(三分)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