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肯堂

〔大〕产后诸淋,因产有热气客于脬中,内虚则起数,热则小便涩痛,故谓之淋。又有因产损气虚则挟热,热则搏于血,即流渗于胞中,故血随小便出而为血淋。淋者,淋沥之谓也。《三因》论曰∶治诸产前后淋秘,其法不同,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血。如其冷、热、膏、石、气淋等,为治则一,但量其虚实而用之。瞿麦、蒲黄,最是产后要药,唯当寻究其所因,则不失机要矣。

〔薛〕按前证若膀胱虚热,用六味丸。若阴虚而阳无以化,用滋阴肾气丸。盖土生金,金生水,当滋化源也。一产妇小水淋沥,或时自出,用分利降火之剂,二年不愈。

余以为脾肾之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痊。

茅根汤 治产后诸淋,无问冷、热、膏、石、气结,悉主之。

白茅根(八两) 瞿麦穗 白茯苓(各四两) 葵子 人参(各二两) 蒲黄 桃胶 滑石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心二十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亦可为末,木通煎汤调下二钱。如气壅闭,木通、橘皮煎汤调下。

滑石散 (《千金》)疗产后淋。

滑石(一两二钱半,研) 通草 车前子 葵子(各一两)

上为末,以浆水调服方寸匕至二匕为妙。

张不愚疗产后小便不通淋闭方。

陈皮(一两,去白为末) 空心温酒调下二钱,一服便通。

疗卒不得小便方。

杏仁(十四枚,去皮尖)

上炒为末,和饮顿服,通。

疗产后淋,小便痛及血淋。

白茅根(五两) 瞿麦 车前子(各二两) 鲤鱼齿(一百枚,为末) 通草(三两)冬葵子(二合)

上水二升,煮取一升,入鱼齿末,空心服。

治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盖缘未产之前,内积冷气,遂致产时尿胞运动不顺。用盐于产脐中填可与脐平,却用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缚,切作一指浓,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子大小,以火灸之,觉热气直入腹内,实时便通,神验不可具述。(出《产乳集》。)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