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前宜健脾养血开郁补肾

清代:叶其蓁

【歌】脾肾虽分先后天,阴阳气血总相兼,瘦人过动宜清理,自汗滋阴合自然,怒气伤肝常呕逆,胎元不运懒多眠,惟宜开郁安胎气,养血和中疾自痊。

【论】脾为后天之长,肾为先天之原。有孕则碍脾,以致运化迟而生湿,湿生热,故用白术以健脾燥湿,黄芩以清热安胎,此形瘦血热,营行过疾,胎常上逼,过动不安,食少面黄,倦怠无力者宜之。若火旺口干,发热自汗,烦躁腹痛者,又宜生地、归、芍以养血也。若性急多怒,形实气盛,面黑胸满,呕逆腹痛,胎常不运者,又宜砂仁、香附以开之。肾为冲任之根,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若肾虚腰软,脚膝无力,又宜六味丸去丹皮加杜仲、续断。故健脾、养血、开郁、补肾,治虽不同,然五行相生,循环无端,一以贯之。总之使其气血和平,无过不及而已。

【方】

安胎饮

陈皮 茯苓 藿香 砂仁 当归 紫苏 甘草 白术 黄芩 大腹皮 姜(三片)

水煎服。恶阻倍藿香、陈皮加半夏。胸膈不宽加枳壳去白术。恶寒倍苏叶,生姜,去黄芩。虚烦加麦冬、知母去白术。子肿加山栀、木通倍腹皮。咳嗽加桑皮、麦冬去白术。子淋加木通、淡竹叶、茯苓。头痛加川芎、羌活、防风。腰痛加杜仲、续断、补骨脂。痢疾加黄连、木香、木通。胸腹痛加香附、白芍、延胡。泄泻加泽泻、白术、茯苓。伤寒无汗加羌、防,去苓、术。寒热往来加柴胡、苏、姜。伤食加枳壳、砂仁,去苓、术。误服毒药加知母、白扁豆。胎动不安倍当归、砂仁。胎不长加参、 、归、术。下血加阿胶、艾叶、芎、归。胎太盛加黄杨脑、陈皮。胎气上逼加砂仁、苏梗。不眠加茯神、枣仁、竹叶。胎气下坠加川芎、续断。血虚加白芍,熟地。疟疾加柴胡、知母。胎欲坠加续断、杜仲、芎、归。临产加川芎、当归。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叶其蓁,清代医家。字杏林,号困庵,别号抱乙山人。南汇(今属上海市)人。精程朱理学。壮年悉心医学,四方延聘,日不暇给。著述颇多,撰有《十三科指掌全书》。按古之十三科分纂,效《千金方》之例,置女科为十三科之首。又刊《女科指掌》五卷。另著《幼科指掌》(一名《抱乙子幼科指掌遗稿》)四卷(1708年),引录前代医书二百余种,述育婴及各种儿科病症,子大本(焦邨)述刻。尚撰《脉镜》、《医余小草》、《痘疹方》、《医式》等,未梓行。孙中枢,亦业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