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湿痹白虎历节走注诸病

宋代:许叔微

续断丸

治风湿四肢浮肿,肌肉麻痹,甚则手足无力,筋脉缓急。(都君予方)

川续断(洗,推去节,锉,焙) 萆 当归(洗去芦,薄切,微炒) 附子(焙,去皮脐)

芎(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或饮下,空心食前。

增损续断丸

治荣卫涩少,寒湿从之痹滞,关节不利而痛者。(杨吉老方)

川续断(洗,推去,焙筋,锉) 薏苡仁 牡丹皮 山芋 桂皮)黄(蜜炙) 山茱萸(连核) 石斛(去根,净洗,细锉,各一两) 干地黄(九蒸九曝,焙干,秤,三两) 人参(去芦)鹿角胶(各七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

川乌粥法

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

川乌(生,去皮尖,为末)

上用香熟白米作粥半碗,药末四钱,同米用漫火熬熟,稀薄,不要稠,下姜汁一茶脚许,蜜三大匙,搅匀,空腹啜之,温为佳。如是中湿,更入薏苡仁末二钱,增米作一中碗服。

此粥大治手足四肢不随,痛重不能举者,有此证预服防之。左氏云∶风淫末疾。谓四肢为四末也,脾主四肢,风邪客于肝则淫脾,脾为肝克,故疾在末。谷气引风湿之药,径入脾经,故四肢得安,比阳剂极有力。予常制此方以授人,服者良验。

治湿伤肾,肾不养肝,肝自生风,遂成风湿,流注四肢筋骨,或入在肩 ,肌肉疾痛,渐入在指中,薏苡仁散。

薏苡仁(一两) 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 小川芎 干姜(炮) 甘草(炙) 官桂(去粗皮,不见火) 川乌(炮,去皮尖) 防风(去钗股) 茵芋(去梗,锉,炒用) 人参(去芦)

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临卧酒调下,日三服。

芎附散

治五种痹,腿并臂间发作不定,此脾胃虚,卫气不温分肉,为风寒湿所着。

小川芎 附子(炮,去皮脐) 黄 (蜜炙) 白术 防风(去钗股) 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 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秤) 桂心(不见火) 柴胡(去苗,净洗)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日三服。常服不生壅热,兼消积冷。

麝香丸

治白虎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啮,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不测疼痛。

川乌(大八角者三个,生) 全蝎(二十一个,生) 黑豆(二十一粒,生) 地龙(半两,生)

上为细末,入麝香半字,同研匀,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甚者十丸,夜卧令膈空,温酒下,微出冷汗一身,便瘥。

予得此方,凡是历节及不测疼痛,一二服便瘥。在歙川日,有一贵家妇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则发,如虫啮其肌,多作鬼邪治。予曰∶此正历节病也,三服愈。

麻黄散

历节宜发汗。

麻黄(一两一分,去根节) 羌活(一两,去芦) 黄芩(三分,去皮) 细辛(真华阴者去叶) 黄 (各半两,蜜炙)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接续三四服,有汗畏风。

茵芋丸

治历节肿满疼痛。

茵芋(去梗,锉用) 朱砂(水飞) 薏苡仁(各一分) 牵牛子(一两半) 郁李仁(半两,去皮尖,微炒)

上为细末,炼蜜杵,丸如梧子大,轻粉衮为衣。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至二十丸,五更初温水下,到晚未利,可再一二服,快利为度,白粥将息。

牛蒡子散

治风热成历节,攻手指,作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或大便秘即作。

牛蒡子(三两,隔纸炒) 新豆豉(炒) 羌活(各一两,去芦) 干生地黄(二两半)黄(一两半,蜜炙)

上为细末。汤调二钱服,空心食前,日三服。此病多胸膈生痰,久则赤肿,附着肢节,久而不退,遂成厉风,此孙真人所预戒也,宜早治之。(厉风,即怒厉贼风伤于五脏也。《千金方》第八卷贼风第三篇中载皆云五脏虚寒,厉风所损,随其病状,各有灸治甚详)

蓖麻法

治厉风手指挛曲,节间疼不可忍,渐至断落。

蓖麻(去皮) 黄连(锉,如豆,各一两)

上以小瓶子入水一升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取蓖麻子一粒,擘破,面东以浸药水吞下,平旦服,渐加至四五粒,微利不妨,水少更添,忌动风物,累用得效神良。

柏叶散

治厉风。

柏叶 麻黄(去根节) 山栀子(去皮) 枳壳(去穣,锉,麸炒) 羌活(去芦) 羊肝石白蒺藜(炒,去角) 升麻 子芩(去皮) 防风(去钗股) 牛蒡子(隔纸炒) 荆芥穗 茺蔚子焙干)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水调下,日七八服。(庞老方)

绿灵散

治肺毒疮,如大风疾。

用桑叶洗熟蒸日干为末。水调二钱服,日四五,无时。(出《经验方》。)

趁痛丸

治走注历节,诸风软痛,卒中倒地,跌扑伤损。

草乌头(三两,不去皮尖) 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 南星(炮) 半夏曲 白僵蚕(去丝、嘴) 乌药(各半两,并日干)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日干。每服五七粒,空心夜卧温酒下。如跌扑痛,用姜汁和酒研十数粒搽之;如卒中倒地,姜汁茶清研五六丸,灌下立醒。(大知禅师方。)

乌头丸

治宿患风癣,遍身黑色,肌体如木,皮肤粗涩,及四肢麻痹,宜服乌头丸。

草乌头一斤,入竹箩子内以水浸,用瓦子于箩内,就水中泷洗,如打菱角法,直候泷洗去大皮及尖,控起令干,用麻油四两,盐四两,入铫内炒令深黄色,倾出油,只留盐并乌头,再炒令黑色,烟出为度,取一枚劈破,心内如米一点白恰好也,如白多再炒,趁热杵罗为末,用醋糊丸如梧子大,干之。每服三十丸,空心晚食前,温酒下。

真州资福文雅白老,元 间有此疾,服数年,肌体黑 顿除,脚力强健,视听不衰。

一宗人,遍身紫癜风,身如墨,服逾年,体悦泽,教予服之,亦得一年许,诸风疹疮皆除,然性差热,虽制去毒,要之五七日作乌豆粥啜之为佳。

乌豆粥。(载《豫章集》十九卷中)

乌豆粥

大乌豆一升,隔宿洗净用七升水浸,明日入油一升,炭火 至晚,当糜烂,可煮三升米,极熟下豆,入白糖一斤和匀,入生姜棋子四两,啜之。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许叔微,号知可,号近泉,真州白沙(今江苏省仪征县)人,是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许氏生活在南宋颠沛离乱、国家濒于危亡之时。许氏从小家境贫寒,十一岁那年,“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这就是许氏学医的动机,与东汉张仲景感宗族遭伤寒而沦丧,发奋习医,颇为雷同。许氏究心医术,殚精方技。遇有病者求诊,不问贫富均细心治疗,救活了无数患者。结果学成了一个又名的医家。一一三二年(绍兴二年)科举考中进士,曾任集贤院学士,故后人又称他许学士,并在徽州、杭州做过官。他对《伤寒论》很有研究,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对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理论有进一步阐发和补充。他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至晚年将平生应用的验方和医案,整理编写成《类证普济本事方》 。另有《活法》 、 《辨证》 、《翼伤寒论》 、 《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现已散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