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

明代:朱橚

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小肠心之维。故下膈络小肠也)。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 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太阴心主。行 之前。而少阴出其后也)。下肘内廉(肘内横文。少海所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灵道在掌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锐骨之端(神门穴分也)。入掌内后廉(少府所居)。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少冲居此。小指内。则手少阴自此方入手太阳也)。是动则病(手少阴常少血多气。今气先病。是为是动也)。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谓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心者。君主。其实坚固。不受诸邪。邪客之则死矣。其有病。乃在心之包络也。故治病者。治包络之经。无绝其经君焉。故灵枢经曰。少阴无愈外经受邪者。正谓此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腕。交太阴。侠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纲。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淬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脾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隙中出血。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手少阴心经。从腹走手。长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一十八穴。极泉二穴。青灵二穴。少海二穴。灵道二穴。通里二穴。阴 二穴。神门二穴。少府二穴。少冲二穴。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朱橚[sù](1361年-1425年),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生母待考证(因与朱棣同母,且朱棣本身生母存疑,故其生母可能性有二。孝慈高皇后马氏或碽妃)。 洪武三年(1370年)封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为周王,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薨,谥号“定”。 朱橚好学,能词赋,曾作《元宫词》百章,又组织编著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对我国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