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证

宋代:王贶

论曰∶阴不足则阳偏,阳偏则发热。若热从背起,自手足渐渐周身,口舌干燥,欲饮水而不能,此由阴气亏少,少水不能制盛火。诸阳起于四末,循行于背,阴不能敛阳,阳气独行,所以发热,或昼发而夜宁,或夜发而至旦即消。其脉虚疾而小,芍药黄 汤主之。

芍药黄 汤

芍药(三钱) 黄 甘草(炙) 青蒿(阴干,各一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若热从腹起,上循胸腋,绕颈额,初微而渐至大热,发无时,遇饥则剧,中脘不利,善食而瘦,其色苍黄,肌肉不泽,口唇干燥,由脾气素弱,曾因他病,误服热药,入于脾,脾热则消谷引饮,善消肌肉,其脉濡弱而疾,参橘丸主之。若嗽者,用加减法,及灸脾 百壮

参橘丸

橘皮(三两,洗) 麦门冬(去心) 人参(去芦,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米饮下三十丸。若嗽,加五味子一两。

若热从腹中或从背起,渐渐蒸热,日间剧,夜渐退,或寐而汗出,小便或赤或白而浊,甚则频数尿精,夜梦鬼交,日渐羸瘦,由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藏,阴无所使,治属虚劳,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

芍药(六两) 黄 远志(去心) 当归(洗) 泽泻(各三两) 龙骨 人参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枣二个,擘破,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腹中急,加饧如枣大。若自腰以上发热,热及则汗出,出已而凉,移时如故,复加昏晕,腹中膨 ,其气上攻,时时咳嗽,嗽引胁下牵痛,睡则惊悸,其脉弦急疾,由外寒客搏,内冷相合,寒则气收,水液聚内化成饮。医以热药攻寒,寒闭于内,热增于上,阳气不下行,故散越于上,发而热,散而为汗。汗多亡阳,心气内虚,故令惊惕。治属饮家,以旋复花丸主之。

旋复花丸

旋复花 桂心 枳实(麸炒) 人参(各五分) 干姜 芍药 白术(各六分) 茯苓 野狼毒乌头黄(湿纸裹汁炙,各四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三丸,未效,加至七丸。小儿黄米大二丸。

若热起骨间烦疼,手足时冷,早起体凉,日晚即热,背膂牵急,或骨节起凸,足胫酸弱由阴不足,而阳陷阴中,热留骨髓,髓得热则稀,髓稀则骨中空虚,阴虚水少脂枯,故蒸起,其脉沉细而疾。治属骨蒸,补髓丸主之。

补髓丸

生干地黄(晒干,三两) 干漆(半两,碎,炒令烟尽)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下三十丸,空心临卧服。

若自胸以上至头发热,口鼻气色时如烟熏,目涩咽燥,唾如凝脂,时咳,毛竦,大便不利,小便赤,由肺不调,邪热熏上焦,其脉疾大,先服桔梗汤。热不退者,五味子汤主之。

桔梗汤

桔梗(一两) 人参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 各半两) 小麦(一合)

上 咀。水三升,煎至一升,去滓,分三服。

五味子汤《指南方》治发热甚不退。

柴胡(去苗,洗,四两) 半夏(汤洗七遍,一两一分) 黄芩 五味子 赤茯苓(分两原缺)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五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若但热不歇,日晡尤甚,口中勃勃气出,耳无所闻,昼多昏睡,睡即浪言,喜冷,小便赤涩,大便不通,由三阳气盛,蕴于经络,内属腑脏,或因他病而致疾,其脉短疾而数,柴胡芒硝汤主之。

柴胡芒硝汤

柴胡(四两,洗,去苗) 黄芩 甘草(炙) 赤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汤洗七遍,一两一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五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滓,入芒硝一钱,搅和温服,以大便利为度。

若身大热,背微恶寒,心中烦闷,时时欲呕,渴不能饮,头昏重痛,恶见日光,遇凉稍清,起居如故,由饮食失时,胃中无谷气,热蓄于胃中,中脘热,则三阳不下降,而上聚于脑。又胃主阳明经,为恶热,其脉虚大而数,久则细小,谓之中暑。初即服好茶一杯立愈,不即治之,留而在胃,别致他病,生姜竹茹汤主之。

生姜竹茹汤

竹茹(鸡子大) 人参(半两) 葛根(半两) 生姜(一钱,切)

上为散。水三盏,煎二盏,去滓,分二服,不拘时。

若间日发热,发必数欠,头痛拘倦,由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其气五内于心,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其脉弦大而数,谓之瘅疟,柴胡栝蒌汤主之。

柴胡栝蒌汤

柴胡(去苗,洗,八钱) 芍药 人参(各二钱) 半夏(汤洗七遍,二钱半) 甘草(炙,二钱) 栝蒌(二钱)

上 咀。水二升,生姜十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一升,分三服,去滓服。 大热去芍药、栝蒌,用黄芩三钱,即名小柴胡汤。

若身热汗出,烦满不为汗解,由太阳之经先受风邪,与热相搏,肾气厥则烦满,谓之风厥,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

泽泻(半两) 白术 防风(各二两) 石膏(研) 赤茯苓(各一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若四肢发热,逢风如炙如火,由阴不胜阳,阳盛则热,起于四肢,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于外,以菟丝子丸主之。

菟丝子丸

菟丝子(先于臼内杵百下,筛去杂物末) 五味子(各一两) 生干地黄(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下三十粒,食前服。

若发热,耳暴聋,颊肿胁痛, 不可以运,由少阳之气厥,而热留其经,宜小柴胡汤。

若口干溺赤,腹满心痛,由热留于手少阴之经,其气厥也,赤茯苓汤主之。

赤茯苓汤

赤茯苓(四两) 甘草(生,一两) 木香(半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王贶,宋代医学家。字子亨,考城(今河南兰考)人。为南京(今河南商丘)名医宋道方婿,并从宋学。曾用针刺治愈一失惊吐舌不能复入之奇疾,名动京师。后更加意于方书。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以医得幸,人称“王朝奉”。著有《全生指迷方》三卷,每详记病状,论述病源。其脉论及辨脉法诸条,明白通晓,被视为诊家枢要。原书久佚,今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