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吐法论

清代:秦之桢

宜吐法者,邪结中脘,食填太仓,痰饮内伏。胸前作痛,右关脉大,或反沉,或下部有脉,上部无脉,皆宜吐法。故曰病在膈上,病在胸中,宜吐之。食在上脘,胸满多痰,宜吐之,华佗云∶伤寒三四日,邪在胸中,宜吐之。凡吐用瓜蒂散,或淡盐汤,或温茶汤,弱者用人参芦。然终不若家秘吐法,欲散风只用防风一味,欲散结只用枳壳一味,欲解烦用山栀一味,身痛用羌活一味,头痛用川芎一味,煎汤温服,少顷,即以鸟羽探吐,不伤胃气。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秦之桢,清代医家。字皇士,一字思烜(一作垣)。云间(今上海市松江)人。通经史,后以医为业。伯祖秦昌遇,为明季名医,著《症因脉治》一稿。之桢素有纂述之志。行医三十年后,潜心十载,承伯祖之遗著,编就《症因脉治》四卷(1706年)。书中症分内外伤,因分内外因,脉分虚实,治分经络。就症审因,就因审脉、定治,于内科书中,颇有影响。又撰《伤寒大白》四卷(1714年),详析伤寒诸病证治。晚年著《女科切要》,未完稿,后由门人须用恒(字晞黄)编次,经陈曰寿(字全五)增订成帙。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