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方
明代:陶华
羌活冲和汤 治太阳无汗,发热头痛,恶寒脊强,脉浮紧。又治非冬时天有暴寒中人,亦头痛,恶寒发热,通宜此汤治之。(以代麻黄汤用,太阳经之神药也。)
羌活(钱半) 防风(一钱) 苍术(钱半) 黄芩(一钱) 川芎(一钱) 白芷(一钱)甘草(一钱) 生地黄(一钱) 细辛(五分,不可多)
上水二钟,煎至八分,热服,温被盖覆取微汗。湿土司天,加苍术一钱半;天久淫雨,亦加。
如渴,加石膏三钱,知母一钱;不渴,不加。
太阳伤风,有汗,脉浮缓。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半) 白术(一钱半) 黄芩(一钱) 白芷(一钱) 甘草(一钱) 生地黄(钱半) 川芎(五分)
上如前煎法。若一服汗还未止,加黄 一钱五分,芍药一钱。仍未止,以小柴胡加桂枝、芍药各一钱。
葛根汤 治太阳病,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脉带弦浮而发热。又治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利,此汤并主之。
葛根(一钱) 甘草(二钱) 麻黄(二钱,去节,汤泡二次)
上水二钟,姜四片,枣二枚,煎服,微覆取汗。
解肌汤 治瘟病天行,头痛壮热,春感青邪,发热而渴,不恶寒。
葛根(二钱) 桂枝(二钱) 黄芩(一钱) 芍药(一钱) 麻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上水二钟,枣二枚,煎服。如不解,再取汗。
独活散 治伤风、温热等病。
羌活 独活 枳壳 防风 黄芩 麻黄(汤泡二次) 人参 甘菊花 甘草(炙) 茯苓 蔓荆子细辛(各一钱) 石膏(二钱)
上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五叶,同前煎法。
败毒散 治伤风,温疫,风湿,头目昏眩,四肢疼痛,憎寒壮热,项强,目睛疼,寻常风眩拘急。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上各等分,水二钟,如常煎服。
六神通解散
麻黄(二两) 甘草(一两五钱) 黄芩(二两) 石膏(二两) 滑石(二两) 苍术(四两)
治时行,三日前,加葱白、香豉,煎服而汗之,立效。中病即止,不可尽剂。
小柴胡汤 治太阳病,十日已去,脉细而嗜卧,外虽已解,设胸满痛,与服之;若脉浮者,麻黄汤。伤寒五六日,中风,来往寒热,胸胁苦痛,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者,此汤主之。血气弱,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胸下,邪正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致使呕也,此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伤寒五六日,身热恶风,头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此汤主之。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此汤主之。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发汗、吐、下后四五日,阳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致使如疟状,此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脉沉,亦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仍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表,半在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也,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服此汤。设不了,得尿而解。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在者,复与小柴胡汤。虽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腹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气,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以上属太阳经。)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不利者,与此汤服之。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服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然汗出而解。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身前后肿,刺之少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此汤主之。(以上属阳明经。)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此汤主之。若已吐下后,发汗温针,谵语,小柴胡汤证罢,此为坏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以上属少阳经。)呕而发热,宜服此汤。伤寒已后更发热,此汤主之。若脉浮者,以汗解之。(属阳易瘥后劳复脉证。)
黄芩(一两半。若腹中痛,去芩,加芍药一两半;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芩,加茯苓一两)人参(一两半。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参,加桂枝一两半,温覆得微汗,愈;若咳嗽者,去参,加五味子一两五分) 大枣(六枚,若胁下痞硬,去枣,加牡蛎二两或一两) 半夏(一两,汤泡。若胸烦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用四分之一) 柴胡(四两,去芦) 甘草(一两半)
上每服七八钱,生姜四片,枣三枚,水一钟,煎服。
升麻汤 治伤寒中风,头痛,憎寒壮热,肢体疼痛,发热恶寒,鼻中干不得卧。兼治寒暄不时,人多疾疫,乍寒脱着,及暴热之顷,忽然变寒,身体疼痛,头重如石。
升麻 甘草 芍药 葛根(各等分)
上每服七八钱,煎如常法。若老人,去芍药,加柴胡、茯苓、人参各一钱。
五积散 治阴经伤冷,脾胃不和,感冒寒邪。
茯苓(四两) 肉桂 人参 川芎(各二两) 浓朴 半夏 芍药 当归 麻黄 干姜(各三两)甘草(二两) 枳壳(五两,炒) 桔梗(十二两) 陈皮(八两) 苍术(二十四两) 白芷(四两)
上十六味,除枳壳、肉桂、陈皮外,其余并一处,生捣为粗末,用酒拌匀,晒干,分作六分,大锅属性武火炒,令黄色,不得焦,摊冷,入枳壳、肉桂、陈皮一处和匀,每服五钱,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服。
三黄石膏汤 有伤寒发热,脉大,如滑数,表里皆实,阳盛怫郁。医者不达,已发其汗,病势不退,又复下之,大便遂频,小便不利,五心烦热,两目如火,鼻干面赤,舌燥齿黄,大渴,过经已成坏证。亦有错治诸温而成此证者。又八九日,已经汗下,脉洪数,身体壮热,拘急沉重,欲治其内,由表未解;欲发其表,则里证又急,趑趄不能措手,待毙而已。殊不知热在三焦,闭涩经络,津液枯涸,荣卫不通,遂成此证耳。
石膏(两半) 黄芩 黄连 黄柏(各七钱) 豉(二合) 麻黄(五分) 栀子(三十个)
上每服一两,水二钟,煎服。未中病再服,其效如神。伤寒已经汗、吐、下误治后三焦生热,脉复洪数,谵语不休,昼夜喘息,鼻加衄血,病势不解,身目俱黄,狂叫欲走,三黄石膏汤主之。
阳毒伤寒,皮肤斑烂,身如凝血,两目如火,十指皮俱脱,烦渴,躁急不宁,庸医不识,莫能措手,命在须臾,三黄石膏汤主之。
妇人血风证,因崩漏大脱血,或前后去血,因而涸燥,其热未除,循衣摸床,撮空闭目,不省人事,扬手掷足,摇动不宁,错语失神,脉弦浮而虚,内有燥热之极,气粗鼻干而不润,上下运燥,此为难治。宜服∶
生地黄黄连汤 治男子去血多者有此证,其妙不可胜言也。
川芎 生地黄 川归(各七钱) 赤芍药 栀子 黄芩 黄连(各三钱) 防风(一两)
上每服五钱,水煎,清饮,徐徐呷之。脉实,可再加大黄下之。大承气汤,气药也,自外而之内者用之。生地黄黄连汤,血药也,自内而之外者用之。气血合病,循衣摸空,治同。自气而之血,血而复之气者,大承气汤下之。自血而之气,气而复之血者,生地黄黄连汤主之。二者俱不大便。
此是承气汤对子,又与三黄石膏汤相表里,是皆三焦胞络虚火之用也。病既危急,只得以此汤降血中之火耳。不但妇人用之,男子去血过多而有此证者,皆宜服之,无不效。予故表而出之。
伤寒脉浮,当汗,麻黄汤。若脉在筋骨之间,半表半里,当和解,小柴胡汤;在筋骨之间,当下,承气汤。若又在筋骨之下,谓之阴证矣,其法理中,当用附子之类。
伤寒头略痛,发热,耳聋胁痛,或往来寒热如疟,此方治之,名∶
和解散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 人参(一钱) 半夏(一钱) 甘草(一钱)
上水二钟,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煎八分,不拘时服。如呕逆,加姜九片,陈皮一钱。如头痛恶寒,加羌活、防风各一钱。寒热间作,加桂枝等药各一钱。夏月中暑,发热头痛,加黄连一钱。春天温病时行,加生地黄、川升麻一钱。疟疾,或先寒后热,先热后寒,加川常山、尖槟榔半钱,各要未发时煎服。伤寒,恶寒,头项强,发热,前方冲和汤内去细辛、苍术,加白术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