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瘀血证 三章
清代:黄元御
阳明瘀血抵当证一 阳明四十七
【237】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必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方在太阳四十五(方【49】)。
魂知来,魄藏往,以肺主魄而生水,肾水蛰藏,阳神下秘,故往事藏蓄而不忘。燥热伤血,瘀结不流,阻格阳神下蛰之路,阳泄神飞,水精失藏,是以喜忘。此必有瘀血在下,伤其冬藏之气。热在血室,不及大肠,是以便易。(血海热结,不归于下,故不及肠)。黑者,水气之郁,肾水下郁,故粪见黑色。宜抵当汤,下其蓄血也。
抵当证二 阳明四十八
【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方在太阳四十五(方【49】)。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病人无表证之恶寒,无里证之满痛,乃发热至七八日之久,是必有里热,虽脉见浮数者,亦可下之。盖浮数虽是表脉,而外无表证,则不得作表脉论也。假令已下,而脉数不解,表里合热,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非胃热,必有瘀血也。缘脉数系有里热,下之而脉数不解,里热不清,是里热不在中焦气分,而在下焦血分,宜抵当汤下其瘀血。若服抵当,脉数犹然不解,而加以下利不止,此血分伤深,必将协合外热而便脓血也。
热入血室证三 阳明四十九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濈然汗出则愈。
心藏神,而神之魂藏于血,血热则心神昏乱,而作谵语。但头汗出者,阳盛于上,而表不能闭也。身上无汗,则热郁血分,不得外泄,宜刺期门,以泻血热,随其实处而泻之,令其濈然汗出则愈也。期门,肝脉之穴,在于乳上,肝藏血,故刺厥阴之期门。此妇人病,《金匮》入妇人杂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