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统论
宋代:赵佶敕
论曰人之阴阳升降。三焦调顺,脾胃和匀。乃能腐熟水谷。变化糟粕,传泻行导,下走肠间,若脾胃虚冷。水谷不化,则阴阳痞隔,三焦不调,浊阴之气,不能下行。奔冲于上。
故发为呕吐。然吐逆之病,有得之于隔实者,有生于中满者,有发于下焦者,种种虽不同,悉本胃气逆则呕吐,盖胃者、水谷之海。三焦者、水谷之道路,胃气宣通。则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命曰平人。胃既虚弱。水谷停滞。致三焦格拒。升降不匀。其气虚满。
得食则呕。而又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有食已即吐者;有呕吐谷不得前者;有但呕而无所出者;有先呕却渴者;有先渴却呕者;有呕家本渴而反不渴者。其本其治。各各不同,假令内格呕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呕而吐。食久反出,是无火也。举此二者。乃知呕吐之名则一。治疗之法各异、虽治法有冷热虚实之别。要当以安其胃气为本。使阴阳升降平均。
呕逆之病顺而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