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述
近代:周选堂
(一)伤暑
伤暑有阴阳之别。阴暑:由于天气炎热,纳凉广厦或扇风过长,为静而得之之阴暑也。其脉浮弦有力或浮紧,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痛而心烦,大热无汗。此为阴寒所逼,周身阳气不得升越。宜用辛温解表法去防风,加香薷、藿香治之。呕逆加茯苓、半夏;便泻加厚朴、木香。阳暑:由于赤日长途,劳动田野,动而得之之阳暑也。其脉浮有力或洪数,面垢喘咳,壮热心烦,口渴欲饮,蒸蒸自汗,此为炎热所蒸,周身内外皆热。宜以清凉涤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石膏、洋参治之。呕逆加黄连、竹茹;便泻加葛根、荷叶。临床上阴暑较为少见,须注意之。
『歌括』
伤暑之症阴阳分,纳凉广厦阴暑名。
浮弦有力或浮紧,拘急节痛而烦心。
头痛恶寒热无汗,阴逼阳不越周身。
辛温减防加薷藿,泻加朴木呕半苓。
长途田野阳暑症,渴饮烦热自汗蒸。
浮洪力数垢喘咳,内外皆热涤暑君。
加入参膏减通扁,呕加茹连泻荷根。
(二)冒暑
冒暑者,偶然感冒暑邪,较伤暑为轻浅。如暑热之邪,初冒于肌表,即有头昏、寒热、汗出、咳嗽等症。宜以清凉涤暑法加蒌壳、杏仁治之。如治疗不当,邪入肉分,则周身烦躁,头胀体烧,或身如针刺、赤肿等症。宜以祛暑解毒法治之。如入于肠胃,则有腹痛水泻,小便短赤,口渴饮水,呕逆等症,宜以增损胃苓法加黄连治之。
『歌括』
冒暑寒热汗头晕,清凉涤暑加蒌杏。
邪入肉分头胀热,身躁赤肿刺如针。
祛暑解毒宜急进,若入肠胃腹泻疼。
渴饮呕逆尿赤短,增损胃苓黄连增。
(三)中暑(即中喝)
中暑之症,突然而发,如矢之中人,不似伤暑初则寒热无汗,或壮热蒸汗之可比。此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身热微汗,气喘不语,牙关微闭或口开,壮若中风,但无口眼喎斜。脉洪濡或滑而数,此为酷暑之气鼓动其痰,痰阻心包而然。宜清暑开痰法治之。如手足厥冷,名曰暑厥,宜苏合香丸或来复丹研末或蒜水灌之均可。
『歌括』
中暑昏倒不省人,口开牙关或微紧,
气喘痰阻中风似,口眼不斜可区分,
洪濡滑数热微汗,清暑开痰法可行。
手足厥冷名暑厥,苏合来复蒜水能。
(四)暑风
暑风之病,由暑热极盛,金被火刑木无所畏,则风从内生。此与外感风邪之治法,相去天壤。若误发汗,则变症百出矣。木既化风,脾土受制,所以卒然昏倒,四肢抽搦,内扰神舍,意识不清。脉多弦劲或洪大,或滑数,当去时令之火,火去则金自清而木自平;兼开郁闷之痰,痰开则神自安而气自宁也。宜用清离定巽(离巽:皆卦名。离属火;巽属风。清离定巽:即清火热而熄内风之渭。)法佐郁金、川贝治之。倘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者,加犀角、羚羊;痰塞喉间有声者,加胆星、天竺;药后依然昏愦者,加远志、菖蒲。
『歌括』
暑风热极火刑金,木无所畏风内生。
不比外感风邪症,若误汗之变症成。
木既化风脾受制,卒倒抽搦识不清,
弦劲洪大或滑数,火去金清木自平。
兼开郁闷化痰气,清离定巽佐贝金。
痰呜星竺愦远蒲,角张牙紧加犀羚。
(五)暑温
暑温症似阳暑而略轻。初起,右脉偏盛或洪数,舌苔微白或黄润,身热有汗,或口渴咳嗽。此邪在上焦气分,当用清凉涤暑法加杏仁、蒌壳治之。`如少汗微寒或有头痛,宜透肌肤之暑,于本法内去扁豆、瓜翠,加藿香、香薷治之。口不渴者,乃兼湿也,加苡米、半夏治之。如舌苔黄燥,渴欲喜饮,宜清胃家之热,用凉解里热法治之。如舌苔光绛,伤于阴也,宜用清热保律法加西洋参、沙参、玄参治之。
『歌括』
暑温初起右脉盛,洪数苔白或黄润,
热汗渴咳上焦气,清凉涤暑加蒌杏。
汗少微寒或头痛,肌肤之冒宜透尽,
方去扁翠加藿薷,不渴兼湿苡夏增。
苔燥渴饮清胃热,凉解里热急当进。
舌苔光绛伤阴候,清热保律加三参。
(六)暑咳
暑咳一症,是因暑热下逼,肺先受之,其脉濡滑而数,两寸有力而强,咳逆乏痰或少,或身热口渴,或胸闷胁痛,此皆暑热入肺之脉症也。宜用清宣金脏法加滑石、甘草治之。如痰多者,不因暑而因湿,不名咳而名嗽,不在肺而在脾,不用清而用温。如果因痰致漱,宜用加味二陈法治之。加误温伤络,必致吐血,宜用却暑调元法去东参、半夏,加杏仁、花粉、旱莲、生地治之。总以清暑保金,庶不致误。
『歌括』
暑咳伤肺濡数滑,寸强咳逆痰沫乏。
身热口渴胸胁痛,清宣金脏加甘滑。
痰多因湿而为咳,温脾加味二陈夸。
误温扰络致吐血,却暑调元去参夏。
加杏花粉旱莲地,清暑保金庶不差。
(七)暑瘵
暑瘵者,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烦热口渴,咳嗽气喘。脉象浮取则洪,中取则空,沉取复有。此为盛夏相火灼金(相火灼金: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相火灼金:是指相火妄动,上灼肺金,肺络受伤,以致溢血。),络血上溢所致。当清暑热以保肺,清络热以止血。如初起体实,宜用清宣金脏法加黄芩、黑栀治之。体弱者,宜以却暑调元法去石膏、半夏、梗米,加鲜地、鲜石斛、鲜藕节治之。如未止,再加丹皮、旱莲草等。失血后潮热咳嗽为阴亏,用甘咸养阴法,谨防伤及真阴为要。
『歌括』
暑瘵吐衄头不清,浮洪中空复有沉。
烦热口渴咳嗽喘,咯血上溢火灼金。
初起体实清保肺,清宣金脏加栀芩。
体弱却暑调元法,膏半梗去地斛增。
未止再加丹旱草,阴亏甘咸以养阴。
(八)霍乱
霍乱症,在夏秋为多,由于风寒暑热,饮食生冷之邪杂糅交病于中,致令三焦混乱,清浊相干,乱于肠胃也。其症吐泻腹痛,脉多微涩或沉细而伏,或大而虚。如风甚则头痛寒热;寒甚则转筋厥冷;暑甚则大渴引饮;邪在上焦则吐多;在下焦则泻多;在中焦则吐泻俱甚。总宜治乱保安法治之。如风甚加苏叶、橘红;寒甚加草蔻、木瓜;暑甚加芦根、竹茹。吐多加黄连、干姜;泻多加荷叶、葛根;吐泻不已,损伤中焦之气,以致阴阳间阻,手足厥冷,脉微欲绝,不多饮水者,不分风寒暑热,急以挽正回阳法救之。若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者,名干霍乱,急用炒盐调童便,服之探吐。若舌卷囊缩为难治。脉象洪大而滑者生,微涩渐迟者死。
『歌括』
霍乱吐泻腹绞疼,脉涩沉伏大虚分。
风甚头痛兼寒热,寒甚转筋厥冷形。
暑甚大渴而引饮,吐泻当分三焦因。
总以治乱保安法,寒加瓜蔻风苏红。
暑加芦茹吐连姜,泻加葛根荷叶能。
吐泻不止损中气,阴阳间隔手足冰。
急用挽正回阳法,干霍盐便探吐灵。
舌卷囊缩为难治,微涩迟死洪滑生。
(九)痧气
南人体弱,偶触粪土痧秽之气,即患痧症。痧在皮肤气分者宜括之,在肌肉血分者宜刺之,此指轻浅者而言也。重症则非药剂不能效。痧无定脉,脉症每不相应。由于病因不同,名称各异,故有风痧、暑痧、阴痧、阳痧、红痧、乌痧,绞肠痧等。皆各有其特点。如风痧:头疼自汗,腹痛肢麻;暑痧:头晕汗多,呕泻腹痛;阴痧(即凉痧):腹痛肢冷;阳痧(即热痧):腹痛肢暖;尚有红痧,肤隐红点如麻疹,此痧毒在肌表;乌痧:满身胀痛,且有黑斑,此痧毒在脏腑;绞肠痧: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心腹大痛等等。治法,总以芳香化浊法,各按其病因加味治之。如风痧加荆芥、防风;暑痧加滑石、木瓜;阴痧加豆蔻、砂仁;阳痧加连翘、栀子;红痧加牛蒡、薄荷;乌痧加槟榔、枳壳;闷痧加细辛、桔梗;绞肠痧加檀香、乌药。倘病危急,不及待汤药者,可先予痧疫回春丹救之。
『歌括』
南人体弱易痧症,脉无定体不相应。
症因不同分类别,风暑阴阳乌绞红。
风痧汗麻头腹痛,暑汗吐泻阴肢冷。
阳痧腹痛肢温暖,红痧麻疹肌肤隐,
吐泻不出绞肠痧,身胀黑痧乌痧名。
芳香化浊加味治,风痧荆防阴二仁。
暑痧瓜滑阳栀翘,红痧蒡薄闷桔辛。
乌痧槟枳绞乌檀,仓卒痧疫回春灵。
(十)秽浊
秽浊症:俗称龌龊病也。多发于夏秋之间,由于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由口鼻吸收,直犯膜原。初起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频欲恶心,右脉滞钝是也。然有暑湿之分。如偏于暑者,则苔黄烦渴,称为暑秽;偏于湿者,苔白腻而口不渴,称为湿秽。均宜芳香化浊治之。暑秽加滑石,甘草。湿秽加恒曲、苍术。
『歌括』
秽浊俗称龌龊病,秽浊之气暑湿腾。
气由口鼻犯膜原,初起脘闷头胀疼。
热汗恶心脉滞钝,须察暑湿各有因。
统以芳香化浊法,暑加滑草湿苍恒。
(十一)疰夏
疰夏(疰夏:即夏痿之别称。夏痿:即痿之发于夏日者,多由脾胃薄弱及停有湿热或留饮所致。)之症,每值春夏之交,日长暴暖,突然眩晕头疼,身倦足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是也。盖火土交旺之候,金水多衰,金衰不能制木,木动则生内风,故眩晕头痛。金为土之子,子虚则盗母气,脾神困顿,故有身倦足软,体热食少。水衰不能上济于心,故有频欲呵欠,心烦自汗等症。此皆时令之火为患,非春夏温热之为病也。宜以金水相生法治之。如眩晕甚者加桑叶、菊花;头痛甚者加佩兰、荷钱;疲倦身热,加潞党、石斛;心烦多汗,加浮麦、莲子。随症损益可也。
『歌括』
春夏之交疰夏病,日长暴暖头晕疼。
倦软食少频欲欠,心烦自汗困脾神。
火土交旺金水衰,不能制木生内风。
宜以金水相生法,晕甚菊花桑叶增。
头痛甚加荷钱佩,烦汗麦莲倦斛参。
(十二)热病
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至夏为热病。"热病者,乃冬伤正令之微寒,未即发病,至交立夏,久伏之气,随时令之热而触发。初起发热汗出,口渴心烦,不恶寒而反恶热,脉洪大,是为热病也。此病较晚发发作而更晚,比诸温伏邪更深,此其特点。初起宜用清热透邪法。如热势不衰,则继用清凉荡热法。倘兼恶寒,脉象浮紧,是有夏时暴寒所加,寒在外而热在里,先用辛凉解表法以透其外。外邪得透,再用清凉之剂荡其里热。如脉不浮紧,又无恶寒,误用辛温之剂伤其津液者,宜清热保津法加西洋参、石膏治之。倘兼恶风微汗,脉浮缓,此表有风邪所加,风在外而热在里,当用辛凉解表法以先解其外。若舌苔化燥,谵语昏狂,急用清凉荡热法加紫雪丹治之。发斑加黄连、栀子;发疹加荷叶、牛蒡。但须注意,热病最易伤阴,时刻都应注意保阴为要,辛温劫液之剂,慎勿浪用。
『歌括』
冬寒久伏夏热病,时令之邪触发成。
初病热汗心烦渴,不寒恶热脉来洪。
首用清凉透邪法,不衰清凉荡热宗。
暴寒在外热在里,辛温解表透外行。
清凉荡热透里邪,不寒不浮勿伤津,
误用辛温伤津液,清热保津加膏参。
倘兼恶风汗微出,浮缓里热外有风。
宜用辛凉解表法,先解其表奏效宏。
若有谵狂苔化燥,清凉荡热紫雪斟。
发斑连栀疹荷旁,热病注意防伤阴。
(十三)霉湿
芒种之后,乍雨作晴,天热下逼,地湿上蒸,物感其气则霉,人感其气则病,因其气从口鼻而入,即犯上中焦,以致胸痞腹闷,身热有汗,时有恶心,右脉极钝,舌苔白滑,此为霉湿之浊气,壅遏上中气分之症,名曰霉湿。非香燥之气不能破也。宜用芳香化浊法,使气机开畅,则上中之邪,不散而自解也。倘连冒风雨,身痛腰疼,恶寒发热,此邪由太阳之表,而入于少阴之里,即《内经》所谓两气通于肾也。宜表里两解,拟用二活同祛法。倘兼痛泻,再加煨葛、木香治之。
『歌括』
芒种之后霉湿病,天热下逼地湿腾。
气从口鼻犯上中,痞闷热汗时恶心。
脉钝白滑皆霉湿,壅遏上中伤气分。
芳香化浊气机畅,上中邪解病自轻。
风雨身疼恶寒热,太阳之表入少阴。
二活同祛表里解,若兼痛泻葛木增。
选按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少阳所至为炎暑"。《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当暑气行令之时,人感其气而为病,则为暑病。张景岳:暑即暍也。诊治之法,雷氏分辨较详。叶香岩"暑必挟湿"之论更深为中肯。故治暑方中,多以清暑利湿为法,每获良效。又凡治暑病,均忌发表疏散之药,否则必致痞满发热,烦躁益剧,亦当注意。至于霍乱、痧秽、疰夏、热病、霉湿诸症,前贤富有经验,如清郭家邃之《痧胀玉衡》言之较详。认为春夏之间,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疫气秽浊,症见寒热头重,胸腹闷胀疼痛或上吐下泻,或指甲青紫,或腰如束带,或手足僵麻,皆属肠胃阻塞,经络停滞,若不急救,命可立毙。并拟其治法:在气分者括之,在血分者刺之,在外者淬之,在里者涤之。总之,痧无补法,总以开泄祛邪为主。此说与雷氏所论,大致相同。惜乎晚近以来,每为医家所忽视,甚至认为不足置信,良可慨也!应在继承基础上,加以重视,古为今用,进一步挖掘提高,是所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