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小便秘下体水肿狂语诸症医方

清代:张曜孙

产后如患三阴伤寒,大便不通,其人谵语发热,脉沉实者,大柴胡汤,三承气亦宜还用,从权治救。或其人如狂,不至发狂者,蓄血症也。桃仁承气汤主之。因秘本无此二症,故详录之,以为后学之津梁也。

大柴胡汤 治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 芍药(一钱) 半夏(八分) 大黄(七分) 枳壳(四分)

姜枣引。

调胃承气汤 治病患邪在中焦,不恶寒反恶热,谵语便秘呕逆。

大黄(六钱,酒洗) 芒硝(四钱) 甘草(一钱)

水盅半,煎八分,去渣,入硝一沸服。

此下剂稍重者,不用枳朴,恐伤上焦氤氲之气也。用∶

大黄(六钱,炒) 浓朴(六钱,炒) 枳实(二钱,炒)

水二盅服。

此下剂之稍重者,不用芒硝,恐伤下焦之血也。

小承气汤 治病患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潮热,狂言而喘,是汤专泻上焦之痞热。

大黄 浓朴 枳实

桃仁承气汤 治病患小腹急,大便秘或黑,小便不利,中焦积血也。

桃仁(十粒) 肉桂(一钱,去皮) 甘草(一钱) 大黄(一钱五分) 芒硝(一钱五分)

水二盅,煎一盅,入硝一沸服。

大承气汤 治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少阴口燥,咽干潮热,脉沉实,三焦俱有邪。

大黄(五钱) 芒硝(四钱) 浓朴(二钱,炒)

水二盅,先煎枳,朴至一盅,去渣,入硝煎一沸服。

此下剂之最重者,不可轻用。

产后有恶露久滞,遂化为水,以致发肿,皮肤作光莹色,指捺成窠,宜服五皮饮,并健脾利水,已见前二十一产后水肿中。但下部大肿者,药力率不能到,用银针刺足跗足面孤拐小腿,十数处,流出蓄水,令产妇下部旧棉衣铺垫,时时换易,亦水甚则决之之义。愚以意消息经治有验,故书此以告后学人。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张曜孙,字仲远,号升甫,晚号复生,武进人, (字皋文,清代文学家)之侄,嘉庆十二年(1807)生,道光举人,湖北候补道,著有“谨言慎好之居诗集”。其兄早逝,张琦(清代医学家,字翰风)[2] 中年复得曜孙,故宠爱甚加,教授诗文,片刻不令离膝下。及长,乃驱驰南北,淹阻京师。张琦以珏孙误于庸医,故工医术,曜孙得其之传,有《重订产孕集》、《产孕集》,后曜孙从琦居馆陶,父死,以贫未能归葬,以行医自给,久之乃得归葬。曜孙多才,除医术之外,颇娴政务。道光二十三年(1843)应江南乡试中举。二十六年,选授武昌知县。二十七年,赏加知州衔。咸丰元年(1851),调补汉阳知县,旋擢汉阳同知。二年,曾上书武昌、汉阳守御各《二十四事》,不能用。太平军克汉阳、武昌,自缢未遂。免官。旋复原官。有《楚寇纪略》。五年,胡林翼委以督粮道。七年,以道员补用。咸丰十年,免官。同治二年(1863),为曾国藩司营务。时汉口与外国通商,建议取洋人税以佐军饷。奉命赴沪议此,六月卒于沪。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