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唐代:杨上善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黄帝内经》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均发端于这部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经典,因此,对《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的研究,历代不乏其人。
从文献学的角度,用音韵、文字、训诂、注释等方法整理《黄帝内经》,确定其内容的可靠性,是开展各种《内经》研究课题的基础。今人熟知的唐代医家王冰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注释,宋代史崧对《黄帝内经灵枢》的校订,均对《内经》的流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王冰在整理《素问》时作了不少移补添改,史崧亦在《灵枢》几近失传时才将“家藏孤本”整理问世,因此,后人往往对今本《内经》中某些内容的可靠性提出质疑。
所幸的是,尚有《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此书作者为杨上善,他于唐代初叶将《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经文重新分类加注,厘为三十卷,刊刻于世,名之为《黄帝内经太素》。该书虽然将《灵枢》、《素问》中的经文进行了分类,但是其中几乎包括了唐代所存《黄帝内经》的全部内容,而且对原书文字未加改动,因此是研究《黄帝内经》的可靠资料。宋代著名学者林亿在校正《素问》、《甲乙经》、《脉经》等医书时,便多借重此书,对其评价甚高。可惜的是,《太素》一书流传不广,自南宋以后国内几乎无人睹其真面目。
到明、清之季,学术界便大都视之为佚书了。清光绪中叶,出现了奇迹!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官员杨守敬(字惺吾)发现日本尚存仁和寺所藏仁和三年(相当于中国唐代光启三年,即公元887年)旧抄卷子本!虽然残缺七
卷,杨氏仍如获异珍,遂影写携归。仁和寺旧抄卷子本《黄帝内经太素》的再度问世,在国内医学界立即引起了轰动,此后,国内翻刻的《太素》不断问世,流传渐广,研究之风日盛。然而,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所限,无法出版影印本,所以原来就残缺的旧抄本越传越误,数十年间终无善本问世。
晚清学者萧延平精通儒学,擅长医理,《黄帝内经》“不去手者数十年”,对这部医典十分重视。他见到失而复出的《黄帝内经太素》之后,奋编摩之志,广取《灵枢》、《素问》、《甲乙经》、《寒伤论》、《巢氏病源》、《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医心方》诸书,对《太素》进行了多年考校,终于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撰成《黄帝内经太素》校正本,并刊刻于世。该书字斟句酌,旁征博引,洋洋四十余万言,成为当时国内最完备、最精审的版本。萧氏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整理《黄帝内经太素》,对中医经典研究功莫大焉。虽然萧氏校正的《太素》在学术界具有不可争议的权威性,但是其中阙佚达七卷之多,终为国内学者心中一大憾事。近年中日两国学术交往渐多,久闻日本国内又发现了仁和寺本《太素》原缺的第16、第21两卷及第22卷中的《九刺》、《十二刺》二篇,国内中医学者对此十分关注。1979年,中医研究院王雪苔先生赴日本考察,得到日本“盛文堂汉方医书颁布会”1971年据仁和寺本重印之《黄帝内经太素》一帙,其中便包括了国内佚缺的卷16、卷21及卷22中的两篇。次年,雪苔先生将此三卷抽出影印,名之为《残卷复刻黄帝内经太素》,作为内部资料在中医界公开,为国内学者研究《太素》提供了宝贵资料。
前几年,王洪图教授有幸得到日本友人小曾户丈夫先生所赠《黄帝内经太素》影印本。
该书为小曾户丈夫监修、永田忠子模写(即照像影印。),其原书便是著名的仁和寺本《太素》,版本价值非常高,可谓现存各版《太素》中的极品。欣喜之余,我们立即用此书与萧本《太素》进行了初步对勘,发现不仅可补第16、第21、第22等卷缺佚,而且尚可补第3、第8、第10、第12、第14、第29等卷中的大量佚文。为了让更多的中医界同仁及中医爱好者看到现存内容最全的新版《太素》,我们对萧本进行了全面重校和增补,以期有裨于中医学术的研究与发展。
现将本次增补点校的体例及所做工作简述如下:
1.本次增补点校《黄帝内经太素》以萧延平民国十三年刻本(简称“萧本”)为蓝本,以小曾户丈夫监修,日本筑地书馆影印之仁和寺卷子本(简称“仁和寺本”)为主校本,参校以王雪苔先生据1971年日本盛文堂汉方医书颁布会重刻本节选影印的《残卷复刻黄帝内经太素》(简称“盛文堂本”)及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铅印本《黄帝内经太素》(简称“人卫本”)。为省文,本书在“脚注”、“
编者按”中引用上述著作时,均用简称,请读者注意。
2.凡萧延平原书未收,本次所增补之内容,均以今本《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明代顾从德本)、《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明代赵府居敬堂刊本)加以校勘,有些章节还参校以《针灸甲乙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明代《医统正脉》本)。凡增校之处,均依萧氏体例于各节后加“
编者按”予以说明。为节省文字,上三书分别简称《灵枢》、《素问》、《甲乙经》等。
3.凡书中所佚之字,均以“□”标示,每个“□”表示一个汉字;遇书中佚文字数不详者,则以“□……□”表示。
4.凡本次校点所发现的问题、疑点或必须说明之处,一般加脚注予以说明。原人卫本《黄帝内经太素》脚注较多,且多精辟之解,凡采用者均注明“人卫本注曰”字样。
5.本书未按经文分段,凡遇杨上善加注之处,均另起一段,萧延平所加“平按”则附于杨注之后(前空一格);凡萧延平于经文中所加“平按”,其间无杨氏注文者,则以“[]”括之,不另分段。
6.为便于阅读,全书改竖排为横排,重新标点;凡经文一律用黑体字排印,凡杨上善注文、“平按”及“
编者按”,均以宋体字排印,以示区别。
7.全书尽量采用标准简化字,如:藏(脏)、府(腑)、迴(回)、閒(间)、恠(怪)等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均径改为简化字,不再作校注。但是,某些字萧氏在按语中经常与《灵枢》、《素问》等书互校,如痠(酸)、员(圆)、悗(闷)、欧(呕)、俛(俯)、豪(毫)、侠(挟)、掖(腋)、兑(锐)、□(癃)、膈(隔、鬲)、癕(痈)、齐(剂)等等,为了不删除萧氏原注,保持其原貌,此类字均未改;有些字萧氏偶一为注,则萧氏注释者用原字,未涉及者则径改,如徧(遍)、齧(啮)、齐(脐)、支(肢)、放(仿)、緻(致)等,不另加注释。
8.仁和寺本及盛文堂本《黄帝内经太素》衍“之”字处甚多,如“五也”作“五也之”;“道之生也”作“道之生也之”;“善恶也”作“善恶之也”等,一般均径删,不另加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