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疮一百三十一

明代:汪机

(有从咽喉患起者见咽喉)

湿胜者。宜先导湿。 表实者。宜先解表。

里实者。宜先疏里。 表里若俱实。解表攻里。

表虚者。补气。 里虚者。补血。 表里俱虚者。补气血。

一人遍身皆患。左手脉数。以荆防败毒散。(七)表症乃退。以仙方活命饮。(六一)六剂疮渐愈。兼萆 汤。(二百四五)月余而痊。

一妇 痛发热。便秘。作渴。脉沉实。以内疏黄连汤(三)二剂。里症已退。以龙胆泻肝汤(六七)数剂。疮毒顿退。间服萆 汤。(二百四五)月余而痊。(此凭症脉治也。)

一人下部生疳。诸药不应。延及遍身。突肿。状如翻花。筋挛骨痛。至夜尤甚。此肝肾湿热所致。先以导水丸(二百四八)进五服。次以龙胆泻肝汤(六七)数剂。再与除湿健脾之药。外贴神异膏吸其脓。隔蒜灸。拔其毒而愈。(此凭症也。)

若表实者。以荆防败毒散。(七)里实者。以内疏黄连汤。(三)表里俱实者。防风通圣散(六)气虚者四君子。(六三)血虚者四物。仍加兼症之药。并愈。 若服轻粉等药。反收毒于内。以致迭发。概服防风通圣。则气血愈虚。因而不治者多矣。

一人患之。发寒热。作渴。便秘。两手脉实。用防风通圣散(六)而退。以荆防败毒散。(七)兼龙胆泻肝汤(六七)而痊。(此凭症也。)

一人患之肿痛。先以龙胆泻肝汤、(六七)导水丸各四剂少愈。再以小柴胡加黄柏、苍术五十余剂而平。(此凭症也。)

一人玉茎肿溃。小便赤色。肝脉弦数。以小柴胡加木通、青皮、龙胆草四剂。又龙胆泻肝汤(六七)数剂而痊。(此凭脉症也。)

一童玉茎患之。延及小腹数枚。作痛发热。以小柴胡汤(五)吞芦荟丸。更贴神异膏。月余而痊。(此凭症也。)

一人愈后。腿肿一块。久而溃烂不敛。以蒜捣烂敷患处。以艾灸其上。更贴神异膏。及服黑丸子。并托里药。两月而愈。(此凭症也。)

一妇燃轻粉药。于被中熏之。致遍身皮塌。脓水淋漓。不能起居。以滑石、黄柏为末。绿豆粉等分补席上。令可卧。更以金银花散。月余而痊。(此凭症也。)

一人皆愈。但背肿一块甚硬。肉色不变。年余方溃出水。三载不愈。气血俱虚。饮食少思。以六君子汤(二)加当归、藿香三十余剂。更饮萆 汤。两月余而痊。(此凭症也。)

一人患之势炽。兼脾胃气血皆虚。亦服前药而瘥。

一妇患之皆愈。惟两腿两 。各烂一块如掌。兼筋挛骨痛。三载不愈。诸药不应。日晡。饮食少思。以萆 汤兼逍遥散。倍用白术、茯苓。数剂。热止食进。贴神异膏。更服八珍汤(十四)加牛膝、杜仲、木瓜三十余剂而痊。(此凭症也。)

又捷法。治杨梅疮不问新旧。并效。不过旬日。每日用胆矾、白矾末。并水银各三钱五入香油、津吐各少许。和匀。坐无风处。取药少许。涂两脚心。以两手心对两脚心擦磨良久。再涂药少许。仍前再擦。用药尽。即卧。汗出或大便去垢。口出秽涎为验。连擦三日。煎通圣散(六)澡洗。更服内疏黄连汤败毒散。愈后服萆 汤。有热加芩、连。气虚参、 。血虚四物之类。

一人杨梅疮后。两腿一臂。各溃二寸许。一穴脓水淋漓。少食不睡。久而不愈。以八珍茯神、酸枣仁服。每日以蒜捣烂涂患处。灸良久。随贴膏药。数日少可。却用豆豉灸。更服十全大补汤(十三)而愈。(此凭症也。)

凡有肿硬。或作痛。亦用蒜灸。及敷中和膏。内服补药。并效。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新安医学奠基人汪机 (1463-1539),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安徽省祁门县城内朴墅人。其家世代行医,祖父汪轮、父亲汪渭均为名医。汪机少时勤攻经史,后因母长期患病,其父多方医治无效,遂抛弃科举功名之心,随父学医。他努力钻研诸家医学经典,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医术日精,很快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治愈了母亲头痛呕吐的疾病,且“行医数十年,活人数万计”,医学著述十余部,《明史李时珍传》说:“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医术”,为当时名冠全国的4位医学大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