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论二首

唐代:王焘

《千金》论曰∶大肠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以为候也。肺所以合气于大肠者,大肠为行道传泻之腑也,号监仓掾,重二斤十二两,长一丈二尺,广六寸,脐右回叠积还反十二曲,贮水谷一斗二升,主十二时,定血脉和利精神。又曰,肺前受病,移于大肠,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则遗失便利。肺应皮,皮浓即大肠浓,皮薄即大肠薄,皮缓腹裹大者,大肠缓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删繁》同)又扁鹊云∶大肠绝不疗,何以知之?泄痢无度,痢绝则死。实即肠热,热则胀满不通,口为生疮,食下入肠,则肠实而胃虚,下胃则胃实而肠虚。所以实而不满,乍实乍虚,乍来乍去,虚则伤寒,寒则肠中雷鸣,泄青白之痢,而发于气水,根在大肠。大肠有寒, 溏有热,便肠垢。大肠有宿食,寒栗发热,有时如疟状。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也,大肠胀鸣而痛,肠寒即泄食不化。(出第十八卷中)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王焘,唐代(今陕西省郿县常兴镇车圈村王家台)人,生于公元670年 ,卒于公元755年。他是唐代的又一位著名医家,其著作《外台秘要》颇为后人称赞。他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在《外台秘要》中,他引用以前的医家医籍达60部之多,差不多所有的医家留下来的著作都是他论述的对象,可谓“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