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服寒食散方

魏晋:陈延之

服草木之药则速发,须调饮食;金石者则迟起而难息。其始得效者,皆是草木盛也,金石乃延引日月。草木少时便息,石势犹自未盛。其有病者不解消息,便谓顿休,续后更服,或得病固药微,倍复增石,或便杂服众石,非一也。石之为性,其精华之气,则合五行,乃益五脏,其浊秽便同灰土。但病家血气虚少,不能宣通更陈瘀,便成坚积。若其精华气不发,则冷如冰。而病者服之望石入腹即热,既见未热,服之弥多。既见石不即效,便谓不得其力,至后发动之日,都不自疑是石,不肯作石消息,便作异治者,多致其害。

道弘道人制《解散对治方》,说草石相对之和,有的能发动为证,世人逐易,不逆思寻古今方说,至于动散,临急便就服之,即不救疾,便成委祸。大散由来早难将之药,夫以大散难将,而未经服者,乃前有慎耳。既心期得益,苟就服之,已服之人,便应研习救解之宜,异日动之,便得自救也。夫身有五石之药,而门内无解救之人,轻信对治新方,逐易服之,从非弃是,不当枉命误药邪?检《神农本草经》,说草石性味,无对治之和,无指的发动之说,按其对治之和,亦根据本草之说耳。且大散方说主患,注药物,不说其所主治,亦不说对和指的发动之性也。览皇甫士安撰《解散说》及将服消息节度,亦无对和的发之说也。复有禀丘家,将温法以救变败之色,亦无对和的动之说。若以药性相对为神者,栝蒌恶干姜,此是对之大害者。道弘说对治而不辨此,道弘之方焉可从乎?今不从也。当从皇甫节度,自更改栝蒌,便为良矣。患热则不服其药,惟患冷者服之耳,自可以除栝蒌。若虚劳脚弱者,以石斛十分代栝蒌;若风冷上气咳者,当以紫苑十分代栝蒌。二法极良。若杂患常疾者,止除栝蒌而已,慎勿加余物。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陈延之,南北朝宋齐间医家。史书无传,确切的生卒年代无从可知。《中国医籍考》卷三十八谓陈是晋初人,著有《小品方》,内外妇幼、金疮急救、药物针灸,无不具备。原书已佚,其佚方保存于《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医心方》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