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病辨误
清代:莫枚士
《金匮》果食菜谷禁忌云∶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偶食之为病,发时手背腹满痛不可忍,名蛟龙病。泉谓病得之误食龙精,与蛟无涉。“蛟”当为“咬”字之误,在“龙”字下。病名龙咬者,以龙精入腹,变生小龙,咬人肠胃,故腹满痛不可忍。方下云吐如蜥蝎,可见龙精固能生子于腹中也。作咬为是。古“咬”字恒误作蛟。《灵·厥病》云∶肠中有虫瘕及蛟 ,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腹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热喜渴,涎出者,是蛟 也。(今本“发”作“ ”,“作”字下有“痛”字,舛误不可读。兹从《脉经》、《千金》、《外台》引参正。)二“蛟 ”字。《脉经》、《千金》、《外台》引皆作“蛔咬”,而经误且倒,正与此同。以蛟 证蛟龙,尚何疑哉?又案∶以夏小正鸣札之义例之,则作咬龙亦可,以先知其咬,后知为龙也。咬 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