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亦有属寒辨

清代:叶桂

按消渴之证,虽由火热,然亦有属虚寒者。如《内经》所云∶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之证是也。盖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其肺所受之津液,俱赖心火以熏蒸之,故能上及耳。设心火既衰,则上下不交,阴阳失偶,津液何由熏蒸上达哉?故肺燥则求救于水,究无火以熏蒸,则愈饮愈渴。上饮半升,下行十合,譬之釜底有火,则釜中水沸,自然暖气升腾,其盖有汗。若火灭水寒,则气不上行,釜盖自无以润,此理之必然也。今之医者,不达其故,谓内为热所伤,外为寒所膈,其亦不思之甚矣!其心火者,君火也,虽不可以妄动,而亦不可消灭。今《内经》言移寒于肺,明是火衰之候,与下文心移热于肺为膈消,火甚铄金之病,二证迥然各别,何得一概作热治之乎?若果然,则能消水矣,何反饮一溲二乎?昔人以八味治渴,正为此证。倘不明阴阳虚实,概用寒凉之剂,未免增其病耳,故辨及之。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叶桂(公元1666年~公元1745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从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叶桂晚年又号上津老人。 叶桂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