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

清代:何梦瑶

大抵气与水液相冲击而成声。气多则响高,水多则响沉,或无水而有痰食之闭塞,气闭忽通,则鸣也。气有寒有热,热则气盛,其冲击必有力。寒则气不足,不足本不能冲击,然郁积久之,则亦必通。观寒凝腹痛者,以炒葱姜盐熨腹,则腹响而气行痛止,可见也。是故气之和平而流畅者不鸣也,必其或热或寒,有塞有通而后鸣。经谓热淫所胜,病腹中雷鸣,气上冲胸,治以咸寒。又谓中气不足,肠为之鸣,脾虚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是也。胃寒泄泻肠鸣,升阳除湿汤(见泄泻)加益智仁、半夏、枣、姜。火击水者,二陈(见痰)加芩、连、栀子。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水之声,河间葶苈丸。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何梦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名医。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先后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及辽阳州官。梦瑶幼时多病,故留心医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存活甚众。乾隆十五年(1750年),梦瑶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主持院务,暇余继续钻研医学。其所著《医碥》一书,不但对五脏生克学说、阴阳水火理论、八纲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内科杂病的论述中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久居两广,何氏对岭南多种温热病的证治匠心独运,诚为可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