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

清代:何梦瑶

桂枝 人参 白术 白茯苓(各半两) 泽泻 甘草 石膏 寒水石(各一两) 滑石(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或新汲水、姜汤下亦可。一方有木香、藿香、葛根各半两。

诃子(炮,去核) 甘草(炙) 浓朴(姜制) 干姜(炮) 神曲(炒) 草果(去壳) 良姜(炒) 茯苓 麦芽(炒) 陈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候发不可忍时,用水煎,入盐少许服之。

霍香 白术 浓朴 陈皮 茯苓 半夏 紫苏 桔梗 白芷 香薷 黄连 扁豆(各一钱) 大腹皮 甘草(各半钱) 水二钟,姜五片,葱白三根,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人参 麦门冬(去心) 茯苓(去皮) 桔梗 栝蒌根 葛根 泽泻 甘草(各五钱,炙) 又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蜜汤调下。

草果 乌梅 甘草 砂仁(各四两) 干葛(二两) 每服五钱,姜五片同煎,以水浸极冷,旋旋服之,无时。

茯苓(八两) 泽泻(四两) 甘草(炙) 桂心(各二两) 白术(三两) 每服四钱,姜三片同煎,食前服。一方有小麦五两。

麦门冬(去心) 白茯苓(去皮) 半夏(汤泡七次) 橘皮 白术(各一钱半) 人参 小麦 甘草(炙,各一钱) 水二钟,姜五片,乌梅少许,同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黄连(去须,微炒) 黄柏(微炒) 浓朴(去皮,生姜汁涂,炙令香,以上各七钱半) 当归(微炒) 干姜(炮)

木香(不见火) 地榆(各半两) 阿胶(捣碎,炒黄燥,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粥饮下。

当归 桂心 续断(各三两) 生地 炮姜(各四两) 蒲黄 阿胶(炒) 炙草(各二两) 共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温服三服。

赤石脂(四两) 升麻 白术(各一两半) 乌梅(去核,炒干) 干姜(炮制,各一两) 陈廪米(微炒)

栀子仁(各半两) 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半夏(汤泡) 浓朴 白芍药 茯苓(各二钱) 桂心 紫苏 橘红 人参(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一钟服。

桂枝(二两半) 芍药(二两) 甘草(一两) 胶饧(半升)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木瓜 柴胡(各五钱) 每服一两,水三盏,煎一盏半,去渣,下胶饧两匙服。

吴茱萸 木瓜 食盐(各半两) 上同炒令焦,先用瓷瓶盛水三升,煮令百沸,入药煎至二升以下,倾一盏,冷热随病患服之。

(此张子和方。刘河间则合五苓、六一,而加石膏、寒水石,内滑石四两,二石各二两,白术、茯苓、泽泻各一两,余各五钱。

肉桂 藿香 人参(各半两) 木香(二钱半) 白茯苓(去皮) 白术 甘草(炙) 泽泻 葛根石膏 寒水石(各一两) 滑石(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汤、冷水任调下。

(一方加犀角)

生地黄 熟地黄 天冬 麦冬 石斛 茵陈 黄芩 枳壳 枇杷叶 甘草 等分,每服五钱。

黄 (炙,四分) 桑白皮(五分) 人参 炙甘草 白茯(各二分) 五味子(二十粒) 白术(三分)

地骨皮 麦冬 陈皮(各二分) 青皮(一分) 水煎,大温服,早饭后。忌多言语、劳役。

浓朴(去皮,生姜汁涂,炙令香) 枳壳(去穣,麸炒) 高良姜 槟榔 朴硝(各七钱半) 大黄(炒,二两) 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一盏,温服。

丁香(七粒) 菖蒲根(半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半两) 盐(一合) 上锉碎,用童便一盏半,煎一盏,分二次温服。

冬葵子 滑石 香薷 木瓜(各二钱) 日四五服。

沸汤 井水 各半钟,和服。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何梦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名医。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先后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及辽阳州官。梦瑶幼时多病,故留心医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存活甚众。乾隆十五年(1750年),梦瑶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主持院务,暇余继续钻研医学。其所著《医碥》一书,不但对五脏生克学说、阴阳水火理论、八纲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内科杂病的论述中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久居两广,何氏对岭南多种温热病的证治匠心独运,诚为可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