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

清代:何梦瑶

当归 川芎(各二钱) 芍药 熟地黄 陈皮(各一钱半) 甘菊花(一钱) 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旋复花 半夏 橘红 干姜(各一两) 槟榔 人参 甘草 白术(各半两) 锉,每服一两,姜水煎。

猪牙皂角(一个) 玄胡索(一分) 青黛(少许) 上为末,水调豆许,鼻内灌之,其涎自出。

先仰卧灌鼻,俟喉中酸味,即起身,涎退场门,咬铜钱一文任流下。

天雄(炮,去皮) 细辛(洗去土,多三钱) 山茱萸(去核) 干姜(炮,各五两) 防风 山药(炒,各七两) 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下。

红豆(炒) 干姜(炮) 陈皮(去白,各三钱)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茯苓(去皮,各二两) 肉桂(去粗皮) 川乌(炮,去皮,各两半) 附子(炮,去皮尖) 山药(姜汁浸炒) 川芎 乌药(去木) 干葛(各一两)

黄(炙,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加生姜三片,枣一枚,盐少许,食前温服。

好辰砂 草乌 瞿麦 黄药子(各一两) 上为粗末,瓷碗一个,以姜汁涂炙数次,入砂在内,上铺诸药,复以盏盖了,掘一小坑,安碗在内,用熟炭五斤, 令火尽,吹去草药灰,取辰砂研细,或只独用辰砂末。每服一钱半,淡姜汤下。或加用鹿茸,去毛,切片酒浸,为末,三两,和黄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人参汤调下,空心服。熟砂有毒,更宜斟酌。

天麻(五分) 半夏(汤洗,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苍术 橘皮 黄 泽泻 白茯苓(各五分) 神曲(一钱,炒) 大麦 (一钱半) 干姜(三分) 黄柏(二分)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钟,煎一钟,去渣热服,食前。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何梦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名医。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先后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及辽阳州官。梦瑶幼时多病,故留心医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存活甚众。乾隆十五年(1750年),梦瑶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主持院务,暇余继续钻研医学。其所著《医碥》一书,不但对五脏生克学说、阴阳水火理论、八纲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内科杂病的论述中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久居两广,何氏对岭南多种温热病的证治匠心独运,诚为可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