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何梦瑶

当归 白芍 附子 肉桂 延胡索 小茴香 川楝子 泽泻 吴茱萸 白茯苓水煎服。

川乌 蜂蜜 肉桂 白芍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水煎服。

苍术 黄柏 香附 青皮 益智 甘草 小茴香 南山楂 元胡索 桃仁 附子

茴香 川楝子 五苓散(见伤湿) 盐 葱

大黄 皂刺(各三钱) 酒煎服。

吴茱萸(君) 肉桂 泽泻 白茯苓

青木香(五钱,酒、醋浸,炒) 吴茱萸(一两) 香附(一两,醋炒) 荜澄茄 乌药 小茴香(各五钱) 川楝肉(五钱,用巴豆二十一枚,研碎拌炒黄赤,去巴豆)为末合均,葱涎为小丸,每服三钱,酒、盐任下立效,能治一切疝痛。

川楝肉 小茴香 马兰花 芫花(醋炒变焦色) 山茱萸 吴茱萸 食茱萸 青皮 陈皮(各一两) 为末,醋糊为小丸,酒送二钱。

羊肉(一斤) 姜(五两) 当归(三两) 水八升,煎三升,服七合,日二服。

杜仲(炒去丝) 芦巴(芝麻炒) 破故纸(炒) 小茴(盐水浸) 萆 (各一钱) 胡桃(一个) 盐(少许)

肉蔻 木香(各五分) 三棱 马兰花(醋炒) 金铃子 茴香(各一钱) 痛时热酒煎服。

川楝(三个) 巴豆(二个,同炒黄赤色,去巴豆) 萆 (五分) 石菖蒲 青木香(各一钱) 荔枝核(二个) 麝香(少许) 茴香(炒,六分) 盐(少许) 水酒各半煎。

猪苓 泽泻 赤苓 赤芍 青皮 小茴 故纸 川楝 木通 车前 石韦 腹皮官桂 槟榔 香附 急性子 红花子

川楝子四十九个,以斑蝥、巴豆肉各二十四个,莱菔子二钱半,各炒楝子七个,去斑蝥、巴豆、莱菔不用。又以盐一钱,小茴、故纸、黑丑各二钱,各炒楝子七个,盐、小茴、故纸、黑丑留用。外加大茴、青木香、广木香、辣桂各二钱五分,酒糊丸,盐汤下三十丸。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何梦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名医。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先后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及辽阳州官。梦瑶幼时多病,故留心医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存活甚众。乾隆十五年(1750年),梦瑶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主持院务,暇余继续钻研医学。其所著《医碥》一书,不但对五脏生克学说、阴阳水火理论、八纲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内科杂病的论述中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久居两广,何氏对岭南多种温热病的证治匠心独运,诚为可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