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门第二十八

明代:吴昆

叙曰∶脾胃,人身之坤元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故脾胃为百骸之母。东垣所以擅名当世者,无他长焉,知脾胃之为要尔。庸师治病,坏人脾胃者多矣。此欲养其子者,先戕其母也,岂豫养之道哉!今考六方于下,庶几乎调元之补也。

参苓白术散

人参 茯苓(去皮) 白术(炒) 砂仁 甘草(炒) 山药 桔梗(炒) 薏苡仁(炒)扁豆 莲肉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者,此方主之。

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然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是方也,人参、扁豆、甘草,味之甘者也。白术、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甘而微燥者也。砂仁辛香而燥,可以开胃醒脾。桔梗甘而微苦,甘则性缓,故为诸药之舟楫,苦则喜降,则能通天气于地道矣!

钱氏益黄散

陈皮(十两) 丁香(一两) 青皮 诃子肉 甘草(各五钱)

每服末二钱。

小儿脾虚不实,米谷不化,滑肠滞颐者,此方主之。

胃主受纳,脾主消磨,故能纳而不能化者,责之脾虚。滑肠者,肠滑而飧泄也。滞颐者,颐颔之下多涎滞也,皆土弱不能制水之象。火能生土,故用丁香。甘能补土,故用甘草。香能快脾,故用陈皮。涩能去滑,故用诃子。用青皮者,谓其快膈平肝,能抑其所不胜尔!

补中益气汤

人参 炙甘草(各一钱) 黄 (一钱五分) 陈皮 白术 当归 柴胡(各五分) 升麻(三分)

饥困劳倦,中气虚弱者,此方主之。

中气者,脾胃之气也。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受气于脾胃而后治,故曰土者万物之母。若饥困劳倦,伤其脾胃,则众体无以受气而皆病,故东垣谆谆以脾胃为言也。是方也,人参、微燥,故能健脾。当归质润辛温,故能泽土。术以燥之,归以润之,则不刚不柔,而土气和矣。复用升麻、柴胡者,升清阳之气于地道也。盖天地之气一升,则万物皆生。天地之气一降,则万物皆死,观乎天地之升降,而用升麻、柴胡之意,从可知矣。或曰∶东垣谓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 以益皮毛,不令自汗而泄肺气,其辞切矣。予考古人之方而更其论,何也?余曰∶东垣以脾胃为肺之母故耳。余以脾胃为众体之母,凡五脏六腑、百骸九窍,莫不受其气而母之,是发东垣之未发,而广其意耳,岂曰更论!

调中益气汤

黄 (一钱) 升麻(三分) 陈皮(六分) 木香(二分) 人参 甘草(炙) 苍术 柴胡(各五分)

脾胃不调而气弱者,此方主之。

脾胃不调者,肠鸣、飧泄、膨胀之类也。气弱者,语言轻微,手足倦怠也。补可以去弱,故用人参、黄 、甘草,甘温之性行,则中气不弱,手足不倦矣。苍术辛燥,能平胃中敦阜之气。升麻、柴胡轻清,能升胃家陷下之气。木香、陈皮辛香,能去胃中陈腐之气。夫敦阜之气平,陷下之气升,陈腐之气去,宁有不调之中乎?

升阳顺气汤

升麻 陈皮(去白) 柴胡 草豆蔻 当归(各一钱) 黄 (四分) 甘草 柏皮(各五分)半夏(姜制) 人参(各三分) 神曲(一钱五分)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令人胸膈饱胀,大便溏泄者,此方主之。

上件病由于饮食伤其脾气,不能升清降浊故耳。是方也,升、柴辛温升其清,清升则阳气顺矣。柏皮苦寒降其浊,浊降则阴气顺矣。人参、黄 、当归、甘草补其虚,补虚则正气顺矣。半夏、陈皮利其膈,膈利则痰气顺矣。豆蔻、神曲消其食,食消则谷气顺矣。故曰升阳顺气。

升阳益胃汤

羌活 独活 防风 柴胡 白术 茯苓 泽泻 黄 人参 半夏 陈皮 黄连 甘草 白芍药

湿淫于内,体重节痛,口干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饮食不消,洒淅恶寒,面色不乐者,此方主之。

湿淫于内者,脾土虚弱不能制湿,而湿内生也。湿流百节,故令体重节痛;脾胃虚衰,不能运化精微,故令口干无味。中气既弱,则传化失宜,故令大便不调,小便频数,而饮食不消也。洒淅恶寒者,湿邪胜也,湿为阴邪,故令恶寒。面色不乐者,阳气不伸也。是方也,半夏、白术能燥湿。茯苓、泽泻能渗湿。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而搜百节之湿。黄连苦而燥,可用之以疗湿热。陈皮辛而温,可用之以平胃气,乃人参、黄 、甘草,用之以益胃。而白芍药之酸收,用之以和荣气,而协羌、防、柴、独辛散之性耳。仲景于桂枝汤中用芍药,亦是和荣之意。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峻厉,犹兵家之节制也

伏龙肝

伏龙肝者,灶中之土也。土性可以益脾,久于薪火,可以温中,脾胃虚弱者,药内宜加入之。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吴昆,字山甫,号鹤皋,又号鹤皋山人、参黄子、参黄生,徽州府歙县澄塘村人,明代医家,新安医学名家之一,生于1552年,卒年不详。吴昆师从余午亭,以医为业,从三吴出发,遍历江浙、荆襄、燕赵等地,“师医道贤于己者”,自此之后医学大进。共撰述医书6种,其中《医方考》6卷、《脉语》2卷、《素问吴注》24卷、《针方六集》6卷4种现存于世,《十三科证治》、《药纂》2种成书年代不详,已经亡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