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金朝:张元素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

注云∶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

〔注云〕∶三焦命门补泻同。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

注云∶〔温凉寒热〕,各从其宜;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

〔注云〕∶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乃行,常有天命。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张元素,字洁古,金代易州(今河北省易水县)人。张氏二十七岁后,潜心于医学,经过二十多年刻苦钻研,医术精进,临证疗效甚高。其间因治好了刘完素的伤寒病,声名大噪,以此而显名,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张氏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总结脏腑辨证、探讨遣药制方,以及重视扶养脾胃等方面,李杲、王好古、罗谦甫等人皆传其学。著作很多,《医学启源》、《脏腑标本药式》二书为其代表作,还著有《珍珠囊》、《药注难经》、《医方》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