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疫

清代:程国彭

时疫之症,来路两条,去路三条,治法五条,尽矣。何谓来路两条?疫有在天者,有在人者。如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自人受之,皆从经络而入,或为头痛、发热、咳嗽,或为颈肿、发颐、大头天行之类,斯在天之疫也。若夫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乡,一乡之病,染及合邑,此乃病气、秽气相传染,其气息俱从口鼻而入,其见症,憎寒壮热,胸膈满闷,口吐黄涎,乃在人之疫以气相感,与天无涉。所谓来路两条者此也。

夫在天之疫,从经络而入,宜分寒、热,用辛温、辛凉之药以散邪,如香苏散、普济消毒饮之类,俾其从经络入者仍从经络出也。在人之疫,从口鼻而入,宜用芳香之药以解秽,如神术散、藿香正气散之类,俾其从口鼻入者仍从口鼻出也。至于经络、口鼻所受之邪,传入脏腑,渐至潮热谵语,腹满胀痛,是为毒瓦斯归内,非疏通肠胃无由以解其毒,法当下之。其大便自行者,则清之。下后而余热不尽者,亦清之,须令脏腑之邪从大便出也。所谓去路三条者此也。

夫发散、解秽、清中、攻下,共四法耳,而谓治法有五,何也?大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体虚受邪,必须以补法驾驭其间,始能收效万全,如气虚补气,血虚补血,古人所用参苏饮、人参白虎汤、人参败毒散、黄龙汤、四顺清凉饮,方内有人参、当归,其意可想而知矣于前四法中加以补法,乃能左右咸宜,纵横如意,邪气退而元气安、所谓治法五条者此也。熟此五法,而融会贯通,其于治疫也,何难之有?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程国彭(1680~1733年),字钟龄,号恒阳子及天都普明子。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氏,新安歙县城邑人。由于少年时体弱多病,每发缠绵难愈,于是涉医成趣,立志潜心并发奋研读《内经》、《难经》以及金元医学四大家之旨。其常常是彻夜不寐,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学先贤而不泥,融会贯通各家学说,深悟其中奥旨。他认为:医道自《灵素》、《难经》以来,首推仲景,以为其制方之祖也。仲景论伤寒,而温热、温疫之旨有未畅;河间论温热、温疫,而于内伤有未备;东垣详论内伤,发补中枳术等论,卓识千古,而于阴虚之内伤,尚有缺焉;朱丹溪从而广之,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以补前贤所未及,而医道亦大全矣。程氏认为:各家学说“合之则见其全,分之则见其偏”。故主张“兼总四家,而会通其微意,以各其用,则庶几乎其不偏耳”。另编有《外科十法》1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