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

清代:程国彭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治积聚者,当按初、中、末之三法焉。邪气初客,积聚未坚,宜直消之,而后和之。若积聚日久邪盛正虚,法从中治,须以补泻相兼为用。若块消及半,便从末治,即住攻击之药,但和中养胃,导达经脉,俾荣卫流通,而块自消矣。更有虚人患积者,必先补其虚,理其脾,增其饮食,然后用药攻其积,斯为善治,此先补后攻之法也。初治,太无神功散主之;中治,和中丸主之;末治,理中汤主之。予尝以此三法,互相为用,往往有功。

太无神功散

治痞积,不拘气血饮食,虫积痰水,皆效。

地 蓄 瞿麦穗 大麦芽(各五钱) 神曲(二钱五分) 沉香 木香(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钱) 大黄(酒蒸,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灯心、竹叶煎汤,及无灰酒调服。女以灯心、红花、当归煎汤,及无灰酒送下。忌油腻、动气之物,及房室一月。药须黄昏服,勿食晚饭,大小便见恶

和中丸 (见鼓胀)

书云∶肝之积,在左胁下,名曰肥气,加柴胡、鳖甲、青皮、莪术。

肺之积,在右胁下,名曰息贲,加白蔻仁、桑白皮、郁金。心之积,起脐上,上至心下,大如臂,名曰伏梁,加石菖蒲、浓朴、红花、莪术。脾之积,在胃脘,腹大如盘,名曰痞气,加浓朴。肾之积,在脐下,发于小腹,上冲心而痛,名曰奔豚,别用奔豚丸主之。热积,加黄连、黄芩。寒积,加肉桂、干姜、附子。酒积、加葛根。痰积,加半夏。水积,加桑白皮、赤小豆。血积,加桃仁、红花、干漆。肉积,加阿魏、山楂。

奔豚丸

川楝子(煨去肉,一两) 茯苓 橘核(盐酒炒,各一两五钱) 肉桂(三钱) 附子(炮) 吴茱萸(汤泡七次,各五钱) 荔枝子(煨,八钱) 小茴香 木香(各七钱

熬砂糖为丸。每服二钱,淡盐汤下。若有热者,去附、桂。

理中汤 (见中寒。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程国彭(1680~1733年),字钟龄,号恒阳子及天都普明子。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氏,新安歙县城邑人。由于少年时体弱多病,每发缠绵难愈,于是涉医成趣,立志潜心并发奋研读《内经》、《难经》以及金元医学四大家之旨。其常常是彻夜不寐,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学先贤而不泥,融会贯通各家学说,深悟其中奥旨。他认为:医道自《灵素》、《难经》以来,首推仲景,以为其制方之祖也。仲景论伤寒,而温热、温疫之旨有未畅;河间论温热、温疫,而于内伤有未备;东垣详论内伤,发补中枳术等论,卓识千古,而于阴虚之内伤,尚有缺焉;朱丹溪从而广之,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以补前贤所未及,而医道亦大全矣。程氏认为:各家学说“合之则见其全,分之则见其偏”。故主张“兼总四家,而会通其微意,以各其用,则庶几乎其不偏耳”。另编有《外科十法》1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