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

清代:程国彭

方书有牝、牡、虫、血之异名,而其实皆大肠经积热所致。大法,宜用石菖蒲、忍冬藤煎水,以瓦罐盛药,对痔熏透,然后倾入盆中浸洗之,冷则加水,如此频频熏洗,并服加减六味丸,及国老散,自然渐次消散,可免刀针药线之苦,此亦医痔之良法也。又肛门之前肾囊之后,此间若有肿胀出脓,名曰悬痈,又名海底漏,最难收功。若生于肛门之两傍,则曰脏毒,较悬痈为轻耳,并用前药主之。此症皆由肾水不足,相火内烁庚金而致然也,患者速宜保养真元,用药扶持,庶可延生,辛毋忽视是祷。

加减六味丸

大熟地(九蒸晒) 大生地(酒洗,各三两) 山药(乳蒸) 茯苓(乳蒸) 丹皮(酒蒸,各一两五钱) 泽泻(盐水蒸,一两) 当归(酒蒸) 白芍(酒炒) 柏子仁(去壳,隔纸炒) 丹参(酒蒸),各二两) 自败龟板(浸去墙,童便炙酥,研为极细末) 远志(去心,甘草水泡蒸,各四两

共为末,用金钗石斛四两,金银花十二两,熬膏,和炼蜜为丸。每早淡盐汤下四钱。

国老散

治悬痈、脏毒,神效。

甘草七段,用急流水一碗,浸之,炙干,又浸,又炙,以水尽为度,研细末,每日空心开水调下一钱。忌煎炒、烟、酒、炙爆、辛辣、发气等物。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程国彭(1680~1733年),字钟龄,号恒阳子及天都普明子。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氏,新安歙县城邑人。由于少年时体弱多病,每发缠绵难愈,于是涉医成趣,立志潜心并发奋研读《内经》、《难经》以及金元医学四大家之旨。其常常是彻夜不寐,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学先贤而不泥,融会贯通各家学说,深悟其中奥旨。他认为:医道自《灵素》、《难经》以来,首推仲景,以为其制方之祖也。仲景论伤寒,而温热、温疫之旨有未畅;河间论温热、温疫,而于内伤有未备;东垣详论内伤,发补中枳术等论,卓识千古,而于阴虚之内伤,尚有缺焉;朱丹溪从而广之,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以补前贤所未及,而医道亦大全矣。程氏认为:各家学说“合之则见其全,分之则见其偏”。故主张“兼总四家,而会通其微意,以各其用,则庶几乎其不偏耳”。另编有《外科十法》1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