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清代:程国彭

经,常也,一月一行,循乎常道,以象月盈则亏也。经不行,则反常而灾 至矣。

方书以趱前为热,退后为寒,其理近似,然亦不可尽拘也。假如脏腑空虚,经水淋漓不断,频频数见,岂可便断为热?又如内热血枯,经脉迟滞不来,岂可便断为寒?必须察其兼症,如果脉数内热,唇焦口燥,畏热喜冷,斯为有热;如果脉迟腹冷,唇淡、口和,喜热、畏寒,斯为有寒。阳脏、阴脏,于斯而别。再问其经来,血多色鲜者,血有余也。血少色淡者,血不足也。将行而腹痛拒按者,气滞血凝也。既行而腹痛,喜手按者,气虚血少也。予以益母胜金丹,及四物汤加减主之,应手取效。

益母胜金丹

大熟地(砂仁酒拌,九蒸九晒) 当归(酒蒸,各四两) 白芍(酒炒,三两) 川芎(酒蒸,一两五钱) 丹参(酒蒸,三两) 茺蔚子(酒蒸,四两) 香附(醋、酒、姜汁、盐水各炒一两,四两) 白术(陈土炒,四两)

以益母草八两,酒水各半熬膏,和炼蜜为丸,每早开水下四钱。血热者,加丹皮、生地各二两。血寒者,加浓肉桂五钱。若不寒不热,只照本方。

四物汤

(见虚劳)

调经养血之要药,其地黄须九蒸九晒,方能取效,否则滞膈生痰,妨碍饮食,乃制药之过,非立方之罪也。血热者,加丹参、丹皮、益母草。血寒者,加桂心、牛膝。经行而腹痛拒按者,加延胡、香附、木香。经既行而腹痛喜按者,加人参、白术。血少色淡者,亦并加此。若腹中素有痞,饮食满闷者,本方内除熟地,专用三物加丹参、陈皮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程国彭(1680~1733年),字钟龄,号恒阳子及天都普明子。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氏,新安歙县城邑人。由于少年时体弱多病,每发缠绵难愈,于是涉医成趣,立志潜心并发奋研读《内经》、《难经》以及金元医学四大家之旨。其常常是彻夜不寐,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学先贤而不泥,融会贯通各家学说,深悟其中奥旨。他认为:医道自《灵素》、《难经》以来,首推仲景,以为其制方之祖也。仲景论伤寒,而温热、温疫之旨有未畅;河间论温热、温疫,而于内伤有未备;东垣详论内伤,发补中枳术等论,卓识千古,而于阴虚之内伤,尚有缺焉;朱丹溪从而广之,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以补前贤所未及,而医道亦大全矣。程氏认为:各家学说“合之则见其全,分之则见其偏”。故主张“兼总四家,而会通其微意,以各其用,则庶几乎其不偏耳”。另编有《外科十法》1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