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肯堂

诸喘皆属于火,肺者藏之长也,为心华盖,心火炎上,则肺焦叶举,气逆不利而喘也,有因风寒而喘者,有因伤食而喘者,惟疮疹之喘,独属于火,若加泄利腹胀烦躁,则不可治。如初发热便喘者,前胡枳壳汤主之,大便秘者可用,服此不止,以葶苈丸治之。如喘而大便自利者,黄芩汤(痘腹痛)加五味子、人参主之。痘出后喘急痰盛,宜杏甘汤、人参清膈散(咳嗽)。痘疮已出未靥之间喘渴,白术散(渴)甚者木香散(审系虚寒之证,方可用之)。如疮正盛,忽然喘急者,此恶候也,当详审之,如因伤食,谷气蒸而为热,上秉于肺作喘者,宜利之,丁香脾积丸(伤食)主之,食去热除,喘自定也。如因感冒风寒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如泄泻内虚腹胀而喘者,陈氏木香散(泻)主之,利止喘定者生,滑利不禁,喘满增盛者,此气脱候也。收靥后,腹胀喘渴,大便利,小便涩,葶苈木香散。喘而嗽,五味子汤。喘渴,靥后余毒不除,大便坚实,前胡枳壳散。

钱氏法,喘而腹满,大小便涩者利小便,不瘥者,宣风散(痘发热)下之。海藏法,疮疹肺不利,紫草甘草枳壳汤。陈氏法,痘出之间或气促者,木香散主之。薛氏法,脾肺虚弱,白术散(渴)。脾肺虚寒,木香散(痘泻)。热毒内蕴,紫草甘草枳壳汤。风邪外感,参苏饮(初热)。内外壅滞,人参清膈散(痘嗽)。大便自利,小便涩滞,葶苈木香散。大便坚实,前胡枳壳散。

杏甘汤 治疮痘烦喘渴躁。

麻黄 桑白皮 杏仁 甘草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食后服。

麻黄汤

麻黄 杏仁 甘草(各等分) 石膏(倍用)

上锉细。加腊茶叶一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服,无时。一方,无石膏,有桑白皮。

前胡枳壳汤 治痰实壮热,胸中壅闷,卧则喘急。

前胡 枳壳 赤茯苓 甘草(炙,各五钱) 大黄(量儿加减)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六分,旋服。

葶苈丸

甜葶苈 黑牵牛(炒) 杏仁(另研) 汉防己(各一两)

上为末,入杏膏,取蒸陈枣肉和捣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淡生姜汤下。

葶苈木香散 治大便自利,小便涩滞,喘嗽,腹胀不能食,宜多服为妙。

猪苓 泽泻 茯苓 白术 官桂 葶苈 木通 木香 甘草(各半钱) 滑石(二钱)

上锉散。水一盏,煎半盏,空肚温服。忌油腻。分为二服。

紫草甘草枳壳汤

紫草 甘草 枳壳(各等分)

上,每服一二钱,水煎。

葛根黄芩汤 治喘有汗,发热咳嗽。

干葛 黄芩(各二钱) 黄连 芍药 石膏(各一钱) 五味子(十一粒) 甘草(五分)

水煎服。

五味子汤 治喘促而厥。

五味子(一钱半) 人参(一钱) 麦门冬 杏仁(各二钱)

上,姜三片,枣三枚,水煎服。

六味凉血消毒散

犀角(如无,用升麻) 牡丹皮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 生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