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颐

明代:秦昌遇

【总括】滞颐之症口流涎,脾家有热涌而然;亦有胃寒而作者,虫痛涎流湿热兼。

《内经》曰∶足太阴之经通于口。盖脾之液为涎,小儿口流涎出而积于颐间者,因脾家受病,不能收摄耳。凡作渴饮冷者属实热,宜泻胃火;作渴饮汤者属虚热,宜补中气。若脾经实热而廉泉不能约制者,用牛黄清心丸。(自批∶药铺中不可用,以其药味不纯也。不如用万氏牛黄清心丸较稳。)脾经虚热而廉泉不能统摄者,用六君子加木香。胃经实热而虫动津涎流出者,用泻黄散;虚热用五味异功散。大便闭结,用四顺清凉饮。食积内热,用大安丸。

【附方】

六君子汤 见疟疾症内。

泻黄散 见热症内。

五味异功散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甘草

四顺清凉饮(即四顺饮) 见伤寒症内。

大安丸 即保和丸加白术 神曲 山楂 半夏 茯苓 陈皮 连翘 卜子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秦昌遇(约1547-1629)字景明,医学家,本县闸港人。文学家秦裕伯的裔孙。昌遇幼年多病,故于读书之余,也留心学习医学知识,体验病理。后来,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由于他古文基础扎实,对较深奥的医学理论,也能读懂并理解。成年后,便开始为家人及乡邻看病,因疗效显著而名闻乡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