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嗽第十

宋代:刘昉

钱乙论温冷用药云∶东都张氏孙九岁,病肺热。他医以犀、珠、龙、麝、生牛黄治之,一月不愈。其证嗽喘闷乱,饮水不止,全不能食。钱氏用使君子丸、益黄散。张曰∶本有热,何以又行温药?他医用凉药攻之,一月尚无效。钱曰∶凉药久则寒,不能食。小儿虚不能食,当补脾。候饮食如故,即泻肺经,病必愈矣。服补脾药二日,其子欲饮食,钱以泻白散泻肺,遂愈十分。张曰∶何以不虚?钱曰∶先实其脾,然后泻肺,故不虚也。

《谭氏殊圣》方∶小儿频嗽又饶啼,喘息时时似火堆。此是乳食冲膈热,莫冤神灶恐延迟。沙糖元剑涂酥炙,杵合根据方请不疑。更取麦门知母等、三焦洗了是良医。

知母散

知母 麦门冬 甘草(各一分,生) 皂角(半分,去皮,酥炙,用盆子合出火毒)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同煎至八分,分五服,放冷下。

《婴童宝鉴》治小儿咳嗽,解风热。一捻金方

白僵蚕(直者,一两) 甘草(半两,炙) 延胡索(一分)

上件为散。每服一捻,齑汁调下。

《良方》治小儿热嗽。

马牙硝 白矾(各八两) 黄丹(一分)

上同研,入合子固济,火烧令红;覆润地一夜,再研,加龙脑半钱。甘草汤下一字,或半钱。

《张氏家传》治孩儿虚热,生涎、咳嗽。人参散方

人参 贝母(去心,炒) 款冬花(去皮) 半夏(水煮透,干为末,用姜汁作饼子,焙干) 甘草(炙黄。各一钱)

上件为细末。每服半钱,水四分,入杏仁二粒,去皮尖,同煎至二分,温服。

《庄氏家传》治小儿脾肺壅热、咳嗽,金华散。并气粗喘。

贝母(七分) 汉防己 甘草(炙。各半分) 马牙硝(半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半钱,水四分或一钱,煎。温服,一日三服。如壅甚,时时与服无妨。

《吉氏家传》治小儿上焦壅热及心肺虚热,嗽不止。清肺丸

好连翘(一两) 脑子(少许,研)

上末,炼蜜丸弹子大。食后临卧含化。忌猪肉、湿面。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半夏散 治小儿肺热咳嗽,止泻润肺。

半夏(一两,姜汁) 贝母(三分) 柴胡(去芦) 杏仁(炒,研) 川升麻 桑白皮(炙) 地骨皮 款冬花 麦门冬(去心) 马兜苓 青橘皮(各半两) 甘草(一分,炙)

上为末。每服一钱,薄荷一叶,绵一片裹药末,用水一盏,生姜一片,枣半枚,煎五分。用盏盛,放火上,时时温服。忌生冷、毒物。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刘昉,宋代官吏,知医。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荆湖转远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官职,还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世人因此称之为刘龙图,知潭州。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之。因录取前贤关于儿科之论述,命干办公事王历及乡贡进士王湜共同编集,汇成巨帙,名《幼幼新书》,凡四十卷,因病其最后二卷由门生李庚代其作序。此书所引前代资料颇为丰富,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著或其他文献,故具有一定文献学价值,为宋以前儿科学之集大成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