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往来第二

宋代:刘昉

《巢氏病源》小儿寒热往来候∶风邪外客于皮肤,而内痰饮渍于脏腑,致令血气不和,阴阳更相乘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之气为邪所乘,邪与正相干,阴阳交争,时发时止,则寒热往来也。

张涣论∶小儿内有痰饮,渍于脏腑,因外感风邪,与正气相干,则成寒热往来之病。甚者,已渐羸瘦。又痰实壮热不除者,变成惊痫。又夏伤于暑者,至秋成疟。

《婴童宝鉴》小儿寒热往来歌∶

邪入皮肤里,远归脏腑巡;阴阳多斗争,寒热往来频。

《千金》治小儿卒寒热不佳,不能服药。莽草汤浴方

莽草 丹参 桂心(各三两) 菖蒲(半斤) 蛇床子(二两) 雷丸(一升)

上六味 咀,以水二斗,煮三、五沸,适寒温以浴儿。避目及阴。

《千金》治小儿忽寒热。雷丸汤浴方

雷丸(二十枚) 大黄(四两) 苦参 石膏(各三两) 黄芩(一两) 丹参(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浴儿避目及阴。浴讫以粉粉之,勿浓衣。一宿复浴。

《千金》治小儿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热方。

上细切柳枝,煮取汁洗儿。若渴,绞冬瓜汁服之。

《仙人水鉴》∶孩子百日内忽有寒热,何以治之?与冷药吃即乳寒呕逆;若热药治之,其病加甚。无神法圣术,因循丧儿之命。博览石室秘方,用之应妙。

桃花荫末一钱余,甘草充汤力更殊;蓝花只消一、两字(阴干),灌之入口立消除。

上三味为末。每服半钱,汤调灌之。

《伤寒类要》疗小儿寒热及热气中人。

上用猪后蹄烧灰研末,以乳汁调一撮,服之效。

《圣惠》治小儿寒热往来,面色痿黄。柴胡散方

柴胡(半两,去苗) 石膏(一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 麻黄(去根节) 秦艽(去苗) 常山(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太医局小柴胡汤 治大人、小儿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头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柴胡(去芦头,秤半斤) 黄芩 人参(去芦头,秤) 甘草(炙。各三两)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秤二两半)

上五味同为粗末。每服三大钱,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个掰破,同煎至七分,滤去滓,稍热服,不计时服。小儿分作二服,更量大小加减。

张涣秦艽汤方 治小儿寒热往来病。

秦艽(去苗) 鳖甲(醋炙微黄,去裙 。各一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 麻黄(去根节。各半两)竹茹 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捣,罗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盏,入葱白二寸,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又方人参前胡散

人参(去芦头) 前胡 柴胡(去苗。各一两) 桔梗 地骨皮 甘草(炙) 半夏(汤洗七遍,焙干。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大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二片,煎至半盏,去滓,放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又方芍药汤

赤芍药(一两) 黄芩 当归(锉,焙干) 柴胡(各半两) 肉桂 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生姜二片,枣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庄氏家传》疗少小卒寒热不佳,不能服药。李叶浴儿方

上用李叶不拘多少煮汤。(又白芷;又苦参。)

《王氏手集》柴胡人参汤 治小儿脾热生风,往来寒热。

柴胡 人参 芍药 茯苓 甘草(炙)

上等分。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四分,温服。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刘昉,宋代官吏,知医。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荆湖转远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官职,还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世人因此称之为刘龙图,知潭州。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之。因录取前贤关于儿科之论述,命干办公事王历及乡贡进士王湜共同编集,汇成巨帙,名《幼幼新书》,凡四十卷,因病其最后二卷由门生李庚代其作序。此书所引前代资料颇为丰富,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著或其他文献,故具有一定文献学价值,为宋以前儿科学之集大成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