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疹脓汁不干第十三

宋代:刘昉

《疹痘论》治小儿麻痘疮子已出太盛、发溃,脓水粘衣着席,不能转动,疼痛湿烂。敷之便干,更不成瘢痕方。

上用牛粪不以多少,晒干,火 成灰,取心中白者,研令极细。如用蛤粉相似,用绵扑扑有疮处,不以时候。一方用乌牛粪,一方用黄牛粪。(长沙医者王兑献方亦同,名白龙散。)

《疹痘论》∶疮疹发脓痛甚者。

上用净黄土,细罗为末敷之。

《疹痘论》∶小儿大段疮发,不通卧席方。

上用麦麸,不计多少,床上站卧将息。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刘昉,宋代官吏,知医。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荆湖转远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官职,还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世人因此称之为刘龙图,知潭州。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之。因录取前贤关于儿科之论述,命干办公事王历及乡贡进士王湜共同编集,汇成巨帙,名《幼幼新书》,凡四十卷,因病其最后二卷由门生李庚代其作序。此书所引前代资料颇为丰富,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著或其他文献,故具有一定文献学价值,为宋以前儿科学之集大成者。

随便看看